6戒掉模仿的習慣——可以沒學曆,但不能沒創意
總是模仿別人的人永遠不會走向成功,即便他模仿的對象是一位成功者。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它本來是一種富有個性的創造,是一種原創的力量。倘若一個人總想著要偏離自我而妄圖成為另外一個人,那麼他模仿的成分越高,他失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自己不能為別人所模仿的獨特的經曆。他們走過的路,往往不適合別人跟著重新再走。與其走一條別人走過的舊路,不如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新路。因為一條新路,總是會遇到更多的未知的障礙。看清自己麵前的路,還要留意別人走過的路,一定會讓我們受益頗多,因為它會避免我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這就意味著,在某些時候,為了盡快獲得成功,我們可以模仿他人。但如果一味地模仿,不知道變通,就會成為自己的負累,最終會迷失自己。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隻麻雀,非常羨慕孔雀。孔雀的步法是那麼驕傲!它高高地昂起頭,抖一抖身上美麗的羽毛,開屏的樣子是那麼的漂亮!
“我也要像孔雀那樣,”麻雀想,“到時候,大家一定都會過來讚美我。”
麻雀伸長自己的脖子,揚起頭,深吸一口氣讓小胸脯鼓起來,抖開尾巴上的羽毛,想要做一個“麻雀開屏”的動作。麻雀學著孔雀的步法前前後後地踱著步子。可這些動作下來,麻雀感到非常吃力,脖子疼,腳也疼。最糟糕的是,其他鳥類——不可一世的黑烏鴉、美麗的金絲雀,都跑過來挖苦這隻學孔雀的麻雀。不一會兒,麻雀就受不了了。
“我不要學了,”麻雀想,“這個遊戲一點都不好玩,我還是安心地當個麻雀吧!”可是,當麻雀還想像原來那個樣子走路的時候,已經不行了。它再也沒有辦法走了,隻能一步一步地跳。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麻雀隻會跳不會走的原因。
你可以模仿別人,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否則就會失去本來的自己。就像麻雀一樣,為了模仿孔雀,連走路都不會了。
總是模仿別人的人永遠不會走向成功,即便他模仿的對象是一位成功者。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它本來是一種富有個性的創造,是一種原創的力量。倘若一個人總想著要偏離自我而妄圖成為另外一個人,那麼他模仿的成分越高,他失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差異化,永遠都是製勝的法門。做自己吧,因為這個世界需要的是能用創新的方式做事的人。
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還是個不太富裕的國家,僅有3家小規模的汽車製造廠,年產量隻有幾百,而當時的美國福特公司每天下線10000輛T型轎車。豐田喜一郎非常看好汽車業發展前景,他投資13萬美元成立了豐田汽車公司。盡管對這個行業很有信心,但他在汽車製造方麵沒有任何經驗,怎麼辦呢?豐田汽車公司開始模仿。
豐田的第一個模仿對象是美國克萊斯勒的Airflow車型,他們模仿製造出來的AA樣車進入小批量生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豐田的管理層們相信:模仿比創新更簡單,但倘若能在模仿的同時給予改進,那就再好不過了。
於是,豐田開始對美國車進行逆向工序分解,並大量采用雪佛蘭、福特的零部件。為了讓這些從美國拿來的技術適應日本的市場環境,豐田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係列創新。比如,當時日本的汽車市場小一些,而從美國引進的生產線適合大批量生產,為了節省模具,減少機床數量,日本將投資巨大的衝壓工序改為手工敲打。這樣的模仿式創新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此時的豐田隻能說是半個“剽竊物”。
而到了上個世界80年代,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在模仿中發展起來的豐田車已經揚名世界,在技術上也有了許多創新。就算在美國本土市場,美國的汽車公司也敗給了日本這個徒弟,日本汽車以優質、廉價、油耗低受到了美國消費者的歡迎。現在,美國老師開始轉過頭來學習日本汽車公司的特色技術和理念,就這樣,模仿創新者成了師父的師父。
在模仿中成長起來的豐田公司,迎來了翻身的時刻。或許在發展最初,豐田模仿了美國的技術,但他們並不僅僅止於模仿。創新,才是豐田製勝的法寶。
如果隻是一味地模仿,那豐田就不是現在的豐田了。同樣,如果你隻是一味地模仿別人,那你就不是你,而是別人的翻版了。遵從你自己的內心,留下屬於自己的腳印,你才能活出真正的你。當你成功的那一天你會發現,你對別人的模仿、羨慕是無知的。
從今天起,戒掉模仿的習慣,可以沒學曆,但不能沒有創意。開辟屬於自己的路,否則你不會在世界上留下任何的足跡。
7讓“懷疑”轉變為“感歎”
很多時候,那些看起來無法克服的障礙,往往隻是虛張聲勢的假象,真正難以突破的障礙,在我們的心裏。隻要我們相信自己,那我們就能做到無往而不勝。
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具有真才實學的人,終其一生卻一無所成,原因就在於他們自己不相信自己。試問,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能做好什麼事情呢?還想奢望別人對你有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