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反吐麗蠅產卵(3 / 3)

它們在瓶口的網紗上停歇下來,同時細致地查看。但是,不知是我的運氣不好還是金屬網紗在作怪,在那裏我沒能發現它們產下的卵。我一直懷疑它們的行為,我要繼續尋求答案就必須借助麻蠅了。

雌麻蠅在產卵時不會像反吐麗蠅那樣小心翼翼,因為它們能生下成型的健壯蛆蟲,它們無須為幼蟲的生存提心吊膽,我們會很容易地看到預想的場景。一旦探查好網紗,它就會將腹部的底部從一個網眼插進去。我就佇立在它旁邊,但絲毫不會影響它的工作,它一下子就產了大概12隻蛆蟲。我敢肯定,它們會反複地來到這裏,不斷地產卵,以一種宏大的規模來擴建它們的家族。

剛出生的幼蟲身上有黏液,最初,它們會附著在金屬網上;為了獲取自由,跳進一拃多深的容器中,它們不斷地蠕動。產卵之後不久,雌麻蠅就棄它們而去了,因為母親堅信孩子們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衝破重重困難。理想的狀態是,蛆蟲能直接落在那塊腐肉上;但即使落在別處,它們自己也能很快地爬上去。

它們對即將跳入的容器的情況一無所知,單憑靈敏的嗅覺斷定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它們的這種自信越發的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孩子們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去,雌麻蠅就不管不顧嗎?我又把和瓶頸一樣粗細的管子放入試管中,並用一張紙代替了原來的金屬網把瓶口封上,同時用小刀在紙上劃了一條縫。容器有足足65厘米高,但對於弱小的蛆蟲來說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沒過幾天,試管裏就擠滿了蛆蟲。從它們的尾部看去,那些小東西們都有著帶流蘇,就好比小花瓣一樣展開緊閉的冠冕狀的門,我一下子就辨認出它們就是麻蠅的後代。雖然我們沒能親眼目睹母蠅產卵,但我敢肯定它們來過,並親眼看著孩子們跳下了深淵,因為試管裏的蛆蟲就能證明我的猜想。

蛆蟲居然敢從那樣的高處跳下去,我真是太佩服它們了,我還要繼續用試驗來證明這一點。我找來一根新管子,使容器的高度增加到120厘米。管子正好放在雙翅目昆蟲常常出沒的地方,而且那裏的光線不是那麼強烈,更適合雌麻蠅產卵。我用金屬網罩住管口,同時保證管口和先前試驗中試管和廣口瓶開口處於同一個高度。為了防止母蠅們被那些更容易發現的地方吸引,在反吐麗蠅習慣了那個地方之後,我隻能在那兒隻放一根管子。經常會有反吐麗蠅和麻蠅飛到網紗上,但是探尋後,它們立馬飛離那裏。那根管子在那兒挺過了一個春天,但足足3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難道是因為腐肉太深了,它的臭味散發不出來嗎?當然不是,氣味是有的,就連我這麼不敏感的嗅覺都聞到了。孩子們的嗅覺比較靈敏,他們也聞到了難聞的氣味。

剛才,雌麻蠅還放心地讓它的孩子們跳下深淵,現在管子比原來高了一倍,難道它就不敢了嗎?是管子的高度影響了它們的決定嗎?

但是,它們並沒有測量管子的高度,它們隻是在網罩上稍作停留就放棄了。不會是憑借管子裏的氣味來推斷它的高度,然後再決定這樣的高度能否讓孩子們往下跳吧?也有可能。

盡管氣味有著很大的誘惑力,但由於管子太深了,麻蠅最終沒有把孩子們投下去。因為孵化後的蛆蟲都有了翅膀,在飛下去的過程中它們可能會撞到長管道壁,它們也許會傷了自己,也有可能就飛不出來了。母親要為孩子們的安危考慮,一切為了孩子,這就是母親的本能。

如果深度適宜,新出生的蛆蟲都會被扔下去,我們的試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難能可貴的是,從昆蟲的試驗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節約家庭開銷的實用方法,昆蟲的一些奇特方法可以引導我們思考我們的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這倒是挺好的。

一般人家裝食物的櫃子都好比一個大籠子,四個側麵都被裝上了鐵紗網,上下兩麵是木質材料,食物就懸掛在頂棚的鉤子上,這樣,蒼蠅就無法叮咬了。食物常常被隨意地放在層板上,可以節省很多空間。但是這樣的設置並不能保證食物不被雙翅昆蟲和其蛆蟲叮咬。

反吐麗蠅幾乎不在遠離肉塊的網紗上產卵,所以人們輕而易舉地就能防備它,但是防備麻蠅可就太難了。麻蠅比較猖狂,繁殖速度極快。更令人恐怖的是,它們能從網眼把蛆蟲放進食物櫃子中。而且蛆蟲小巧靈活,利於爬行,它們要是落入食物櫃中,置於層板上的食物就遭了殃;隻有吊在頂棚上的食物才能幸免,因為食肉的蛆蟲根本不具備爬高的能力。

人們也常用金屬紗罩來防蠅,但它的功能還不如食品櫃呢,因為麻蠅可以自由地通過網眼把蛆蟲放進去。

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不要擔心,隻要我們把保存的東西,如斑鶇、山鶇、山鷸等野味分別用紙袋包起來就可以了,這種方法也可用來保存鮮肉。用紙袋阻斷了空氣的進入,即使沒有網罩和食品櫃的保護,蛆蟲也無法進入。但並不是說紙張本身有保險作用,而是它形成了一道保護屏障。反吐麗蠅和麻蠅都太精明了,它們不會在紙袋上產卵,即使產卵,蛆蟲也無法通過那道屏障。

我認為,家庭主婦們可以嚐試著用報紙替代防蟲蠅的藥物。把要保存的衣物、皮貨、法蘭絨、毛衣等疊整齊,用報紙包好,再對折,最好用別針別住。如果包裹合理,衣娥幼蟲就沒有機會鑽進去了。我們家裏便嚐試了這種方法,挺實用的,也減少了損失。

好像我們有些偏離話題了,還是回到原來的話題吧。我在廣口瓶的底部撒下一指厚的幹沙,隨後把一塊肉埋在幹沙下麵,瓶口自然敞開,難聞的臭味很快就會把蒼蠅吸引過來。

不久,反吐麗蠅也來了,它們一會兒飛進廣口瓶,一會兒又飛出來,就這樣來來回回的。它一定是依據氣味來探尋那塊被埋在沙中的肉。我細心地關注著它們的動靜,它們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它們一邊探尋沙層,一邊用跗節輕輕地觸動沙子,想要探個究竟。在3個星期裏,那些反吐麗蠅都可以自由地出入,卻沒產下一個卵。

我以前把鳥裝在袋子裏做過試驗,這情況與當時的試驗差不多。

反吐麗蠅不會在沙子上產卵,可能原因也是一樣的。一層薄薄的紙就成了它們前進的障礙,何況是厚厚的沙層呢!剛出生的幼兒皮膚極其細嫩,它們哪能經得住粗糙沙粒的摩擦呢,它們身上的水分也會很快被幹燥的沙子吸光,它們就會動彈不得了。如果幼蟲蛻變為成蟲,那它們就不會冒那樣的風險了,那時它們就有能力挖土,還能鑽進土層裏呢。為了孩子們的安全,母蠅們還是能禁得住誘惑,它們不會在那樣的條件下產卵。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我什麼結果都沒獲取,唯恐它們偷偷產了卵,不甘心的我把廣口瓶翻了個遍,在腐肉和沙子裏,我沒有見到蛆蟲,也沒見到蛹,確實什麼都沒有。沙層比較薄,腐肉很容易在一定條件下脹起來,隻是一點點的腐肉也會引來蒼蠅來產卵,我必須考慮到這種情況,提前做好防範準備。腐肉一定程度都會滲出液狀物,沙地會被浸透,哪怕是一小塊兒,也足夠讓蛆蟲暫住了。所以必須將沙層加厚,這些情況才就可以避免,反吐麗蠅、麻蠅等熱衷於死屍的雙翅目昆蟲就沒有可乘之機了。

一些浮誇的演說家們總會說到墳塚裏的啃屍蟲是多麼的可怕,其實他們是在誇大死亡的恐怖,實際情況並不是那樣的。化學分解可以幫助我們解開謎團,我們不必煩躁,死亡沒有那麼恐怖。墳塚裏的啃屍蟲事件隻是恐懼現實的人們的胡思亂想。逝去的人在厚厚的土層下本可以安然地睡去,雙翅目昆蟲是絕對不會去打擾他們的。

在地麵上和敞地裏蛆蟲圍攻死屍的情況是時有發生的,而且是必然的。屍體並不會有高低貴賤之分,人類的屍體也不會有更高的價值,雙翅目昆蟲會一視同仁的。在產生的時候,大自然可能對我們人類的要求更苛刻;然而,在消亡的時候,野獸和人,乞丐和貴族都是平等的。在蛆蟲麵前,任何事物都是平等的,這才是世間真正的平等,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