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花會發光,而且還有不少的樹也會發光。在非洲北部有一種夜光樹,一到夜晚就成了火樹銀花,通體閃亮。起初,當地居民還以為它是什麼妖魔的化身,十分害怕,誰也不敢靠近。人們甚至稱它為惡魔樹。但過了一段時間後,人們一直沒有發現這種樹對人有什麼危害,才慢慢地喜歡上它。如今那裏的居民都有意把它移植在門前院後,用來當路燈,還可以借光做事,甚至可以讀書看報呢!
我國井岡山地區也有一種能閃閃發光的樹,當地人叫它為“燈籠樹”。它是一種常綠闊葉樹,樹葉裏含有大量磷質。每逢晴天的夜晚,樹上熒光點點,恰似高懸著的千萬盞小燈籠,為過往行人照明指路。
草為什麼會“跳舞”
在我國雲南省西雙版納的熱帶森林裏,生長著一種舞草。它是一種豆科植物,莖高一米左右,分枝稀少。葉片翠綠色,每三張葉子自成一組,中間一葉很大,長橢圓形,其他兩葉很小,呈線形,長在大葉的基部,左右相對,形狀像昆蟲的兩個觸角。
舞草能跳舞,是指旁邊兩個小的葉片,綠葉對音樂聲波刺激很敏感,能隨音樂節拍舞動,十分有趣。它們可以做360°的大回環,也可以上下來回擺動。同一植株上各小葉的運動,有的快,有的慢,時而靠攏,時而分離,有時一個向上,有時一個向下,有時許多小葉同時起舞,非常好看。
舞草綠葉舞動的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受太陽光刺激而舞動。通常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來製造供本身生長的營養的,白天舞草的葉片為了獲得較多的光線,方向總是朝向太陽或者光亮的地方,並且根據太陽和光線的移動而不斷變換著它的朝向位置,這樣這種小側葉便開始跳舞。
一種說法是認為舞草是受氣溫變化而舞動的。舞草生長在熱帶,雨水豐富,氣溫變化無常。氣溫高時,葉片的代謝旺盛,舞動速度加快,反之舞動就慢,這樣就跳起了嫵媚多姿的“舞蹈”來了。到了晚上,每當夜幕降臨,沒有了陽光的照射,舞草就進入了睡眠狀態,中間的大葉片向下垂,兩側小葉片的葉柄向上貼向枝條,就像一把合起來的小刀。第二天太陽快要升起時,它們又跳起了歡樂的舞蹈。
為什麼有的樹一到秋天會變紅
葉子在春天和夏天總是綠綠的,那是因為葉子裏含有一種叫葉綠素的東西。而一旦到了秋天,秋風四起,溫度驟然下降。葉子抵抗不住寒冷與幹燥的氣候,它就慢慢喪失了生產葉綠素的能力。葉綠素慢慢老了,葉子的綠色也隨之褪掉了。
那為什麼楓樹、黃櫨、火炬等樹到了秋天之後,樹葉卻慢慢地變紅了呢?原來這些樹的葉子中,除了含有葉綠素、葉黃素、胡蘿卜素外,還含有一種其他植物少有的花青素這種特殊的物質。大家知道,秋天到來之後,隨著氣溫的降低、空氣濕度的減少、光照的減弱,植物中的葉綠素、葉黃素、胡蘿卜素的含量逐漸減少,而花青素卻“如魚得水”迅猛增多。再者是花青素具有遇酸變紅,遇堿“麵不改色”的這種“與眾不同的性格”。據測定,楓樹等少數植物,葉子中的細胞液是酸性的,故而隨著秋天的降臨、花青素的增多,由綠逐漸變紅。
而對於大多數植物而言,由於所含的花青素很少,或者花青素含量雖多,但細胞液是堿性的,故而均表現出“臉不紅,心不跳了”。由此看來,楓葉等少數植物的葉子秋天變紅的內因,是花青素與酸性細胞液發生化學反應,外因則是入秋後天氣轉寒,促進了花青素大量增多,即氣象條件發生變化造成的。
光棍樹為什麼沒有葉子
提起沒有葉子的樹,最有代表性的應該算光棍樹了。光棍樹原產於非洲的東部和南部,生活在沙漠裏,原有的葉子早就退化了,隻留下光禿禿的樹幹,所以得名光棍樹。光棍樹的正式名字應該叫做綠玉樹或者青珊瑚,在分類學上歸屬於大戟科。
葉子是綠色植物製造養分的重要器官,葉片中的葉綠素在陽光的作用下,將葉麵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部輸送來的水分,加工成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各種養分。如果沒有這個奇妙的“加工廠”,絕大多數綠色植物就難以存活和生長。
光棍樹沒有葉子,是因為它為了適應大自然、與幹旱作鬥爭的結果。在熱帶沙漠地區,雨水稀少,氣候幹旱,光棍樹為了減少自身水分的蒸發,就以綠色的莖與枝條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久而久之,葉片就逐漸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