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知識積累(1 / 2)

一個人,要達到一個目標,要實現一個理想,必須要有足夠的條件作為基礎,並經過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想做一名作家也是如此。

從閱讀中汲取寫作知識

一、讀懂是關鍵

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學習語文總是要盡可能多地去閱讀別人的作品,從這些作品中去學習作者怎樣觀察,怎樣思考,怎樣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怎樣遣詞造句,怎樣謀篇布局。從而做到細心體會、深入理解,以達到與作者思想、心靈的溝通,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和寫作能力的目的。

(一)學會從整體入手進行粗讀

對一篇文章粗讀時,應先了解一下大略,弄明白作者告訴我們些什麼。這樣做,便於我們調動頭腦中的舊知識,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為深入理解做好準備。

例如,我們讀《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粗讀之後,我們就可以大略掌握作者講述的是一個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建國初期抗美援朝戰爭中,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想辦法戰勝敵人。邱少雲就是在執行這樣的戰鬥任務時湧現出來的英雄。這時就要弄明白,戰爭發生的時間是1952年,“抗美援朝”是指的美國侵略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國為了保家衛國,組建了一支“誌願軍”,去幫助朝鮮人民打擊侵略者,邱少雲就是誌願軍的一名戰士。戰鬥是在朝鮮的土地上展開的……

(二)細讀時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含義

有了上麵的一步工作,接下來是分層分段,逐詞逐句地理解品味,弄明白作者講了哪些內容,是在告訴我們什麼。細讀之後,我們才明白,在敵我交戰中,敵人固守著一個高地。有這個高地的敵人存在,我們誌願軍就不能順利推進。可當時敵強我弱,要想奪取高地。我們必須先把戰士隱蔽到敵人眼皮底下,待機突然攻擊,才能取勝。邱少雲就是被派去“隱蔽”的。讀懂了這些,才能理解邱少雲寧肯活活被燒死也不動一下的原因了——因為部隊必須隱蔽得叫敵人發現不了。一旦敵人發現了,戰友們都要犧牲,戰鬥也就沒法勝利了。那麼我們是怎樣了解邱少雲的偉大呢?是文章介紹的細節反映給我們的,是從我們對具體字詞句段的分析中體會出來的。“他隻要從火裏跳出來,就地打幾個滾,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從這句中,我們就知道,邱少雲不是沒有求生的機會和辦法。隻是他為了戰友的安全,為了戰鬥的勝利,寧肯自己犧牲,也不違犯紀律暴露目標。這樣舍生忘死的精神還不偉大嗎?

(三)再讀時體會作者表達的手法

作者熱情讚頌偉大的戰士,但不是靠一句兩句口號,而是運用了巧妙的手法。我們在了解了故事的細致情節,並在對字、詞、句、段都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之後,再讀全文,會發現作者表達的這種頌揚之情是滲透在每個細節上的。當烈火在邱少雲身上燃燒時,作者寫道“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鍾頭才漸漸熄滅。”看到戰鬥勝利,作者說:“從發起衝鋒到戰鬥結束,才20分鍾。”從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來看30分種和20分種,差距並不是很大。但從文章中我們卻體會到,英雄被燒的那30分鍾是那樣的漫長。因為作者恨不得讓火立刻滅掉。當戰鬥打響了,突襲成功了,戰士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迸發出來了,覺得殺敵人還沒殺夠,沒過癮,敵人就死光了,因此時間就顯得特別短。由此,作者愛誰恨誰,讀者一下子就全明白了。

在閱讀中要弄清作者寫了些什麼;通過這些內容,要告訴我們些什麼;作者是用怎樣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才算讀懂了一篇文章。

二、從賞析中學寫作

無論是對一段文字、一篇文章還是一部著作,讀懂是重要的,但並非就可以結束了。我們還可以從文質兼美的作品中獲取更多的營養,受到很大的啟發。我們可以細細品味,反複揣摩華美的詞句。從中感悟作者美好的心靈,學習作者純熟的寫作技巧,學習作者使用語言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