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結尾法適合於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同學們在寫作文時,要注意設問,反問的目的是抒發真情實感,不要牽強附會。
四、抒發感情結尾法
即結尾時作者對描述的事物抒發真情實感,飽含讚美之情。以抒發個人的感覺想像做結尾,常在結尾時表達自己的情感,愛什麼,恨什麼,讚揚什麼,厭惡什麼,表明自己看法。
例如:《金色的魚鉤》一課結尾寫道:“擦幹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裏,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後,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瞻仰它,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這樣結尾,老班長那種關心同誌、舍己救人、忠於革命的品質便躍然紙上,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如:《海上日出》、《珍貴的教科書》、《桂林山水》、《橋》等課文均采用了這種方法。
再如:《掌聲的一半屬於她》
“……唱完一首歌,暴風雨般的掌聲便響起來。我在台上急切地向下掃視著。啊,是她,李彤。她正使勁地鼓掌,臉上由於興奮而變得緋紅。我的心裏在呼喊:同學們,請把掌聲的一半獻給她吧!她才是真正的‘金嗓子’!”
又如:《憶韋素園君》
“……文人的遭殃,不是生前被攻擊被冷落一瞑之後,言行兩行,於是無聊之徒,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百衍,又以賣錢,連死屍也成了他沽名獲利之具。這倒是值得悲哀的。現在我以這幾千字紀念我所熟悉的素園,但願還沒有營私肥己的處理,此外也別無話說了。我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有紀念的時候,倘止於這一次,那麼,素園,永別了!”
再看下麵的例子:
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吧,把愛心帶給他人,帶給那些失學兒童,帶給那些孤寡老人……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當你把愛心獻給他人時,你也獲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隻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選自湖北荊州中考滿分文《把愛心帶給他人》)
21世紀,我們是祖國的春天,我們不是我們的父母,熱情奔放是我們的性格,我們不需要守那些規矩,打破陳規,讓我們腦中的那團熱情火燃燒得更猛烈,把我們的笑聲、愛心串在一起,讓全世界籠罩在愛之中。要笑就笑個痛痛快快,要哭就哭個歇斯底裏,不要壓抑自己,不要讓那陳舊的觀念束縛著,不要隨便改變自己,請記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給我一點陽光就這麼燦爛。”(選自福建省中考滿分文《給一點陽光就這麼燦爛》)
其實寧靜就是那麼簡單,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一顆能包含一切的心靈,足以使一張緊繃的臉鬆弛開來,讓笑容在人們臉上輕輕地綻開,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邊的雲朵,輕輕地點綴著那片蔚藍的天,清新而自然,(選自廣州中考滿分文《從天空想到的》)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麗的,美麗的青春在於奮鬥,在於拚搏。願天下的人們都能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出花一樣的馨香!(選自吉林省中考滿分文《花樣年華》)
技巧點撥:這兩段文字發於心,出於情,運用排比、比喻修辭,以優美的文字抒發內心真實情感,並配以適當的議論,使文章結尾氣勢不凡,強勁有力。
這種結尾法適合於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同學們寫作時要注意有感而發,有情而抒,不要無病呻吟。
五、啟發式結尾法
即結尾給人以某種教育或啟發,作者用恰當的詞語能使讀者思考回味,給人一種“言已盡,意無窮”的感覺。例如:《小馬過河》結尾:“……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麼淺,也不像鬆鼠說的那樣深”。這就引起了我們的深深思考:不論做什麼事,不能光聽人家怎麼說,而應該自己去試一試。另外,如《草地夜行》、《在艱苦的歲月裏》等課文的結尾均采用這種方法。
這種結尾法適合於童話、寓言故事,同學們寫作時要注意給讀者留下思考、想像的餘地。不要赤裸裸地寫出來。
例如:《草地夜行》一課結尾:“風,呼呼地刮著,雨,嘩嘩地下著。黑暗籠罩著大地,‘要記住革命!我抬起頭來,透過無邊的風雨,透過無邊的黑暗,仿佛看見一條光明大路,這條大路一直通向遙遠的陝北。我鼓起勇氣,邁開大步,向著部隊前進的方向走去。”作者先描寫惡劣的自然環境,接著描寫“我”的心情,最後描寫“我”鼓起勇氣向前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