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出身於革命幹部家庭,母親是革命烈士,父親是黨的高級幹部,她在南下前在區裏做青年工作。然而她相應黨的號召,義無反顧的走上了更加艱苦、更加危險的南下之路。在她的影響下,一大批青年追隨她加入了南下的洪流。吉林工作上精明能幹,是一個幹練的青年工作者;感情上熱烈奔放,為了追求魏九斤,她不在乎別人的議論,敢愛敢恨;在與人相處中大方謙遜、與人為善,一旦發生衝突,她總是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她身上看不到高幹子女的優越感,也看不到一個負責幹部的矜持。她是那麼的善良、那麼的純真透明。特別是看到她耍賴讓魏九斤背著走的時候,表現了十足的女人味,顯得更加純真可愛。她的剛強堅韌、忍辱負重,她的知書達理、溫柔多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既具備先進的革命思想,又秉承了中國傳統美德的全新的女幹部形象。
青格爾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女駙馬》中的馮素貞、《戰火中的青春》中的高山。這些光彩奪目的巾幗英雄,以他們特殊的人生經曆,給我們的曆史增添了光彩的篇章。讓我們在重溫曆史時可以透過刀光劍影,看到俠骨柔腸,讓我們冰冷的心湧出一股暖意,這種感覺是溫馨而美好的。青格爾這個為了複仇隱瞞了性別的蒙族少女,四歲時親眼目睹了眾多親人殘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使她幼小的心靈裏埋下不可磨滅的複仇種子,早早的騎馬持槍抗擊日寇,磨練出一身本領,也造就了她怪異的性格。女扮男裝,與男人的朝夕相處,養成了少言寡語的特性。戰火硝煙的熏蒸,使她具有一種獨特的沉靜和穩健。她像草原上的羚羊一樣體態優美,動作像掠過草原上的風敏捷矯健的讓人難以置信。無論是戰場上的浴血廝殺,還是和平時期的保衛工作,她做起來總是那麼的得心應手,而很少讓自己受到危害。如果我們光從這些表麵現象,把她視為一個假小子,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她內心對普刑天的柔情蜜意,一點也不比吉林對魏九斤的少,隻是她的性格決定她不能像吉林那樣直白,加上之梅的出現,她隻能把這些深深的埋在心底。隻有那首深沉淒涼的家鄉歌曲,能夠抒發她內心的情懷。當他和普刑天走到一起的時候,我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心裏默念著“好人就是應該有好報”。
一部《南下南下》,讓我在炎熱的夏日感受到了陰涼,經受了一次真善美的洗禮,使漸趨枯萎的我,血管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人生就是在不斷的否定自己,接近高尚的過程中,使自己趨向完善。這部血與火鑄就的青春劇,給喧囂煩躁的花花世界送來了一股清新的風,它將對促進精神文明,建立和諧社會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