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古代動植物分類專譜(1 / 1)

我國古代生物學由於醫藥事業、種植業、園藝業、養殖業、釀造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而擴大了視野,積累了更為豐富的動植物知識,出現了大量的動植物專譜和著作。

我國古代以家養動物為對象的專譜,至遲在西漢時候就已經出現,相畜專著的出現就是標誌。此後出現了有關植物的專業著作如《竹譜》等,是古代動植物分類研究的新成就。《竹譜》是一部畫竹專論,又名《竹譜詳錄》,共10卷。全書卷各有圖。

《三國演義》中描寫劉備所騎的“的盧”是匹黑馬,唯獨額頭有一點白,相馬之人說這種馬必妨主人。它原先是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坐騎。呂布去世後,這匹馬落在劉備胯下。

後來蔡瑁設計欲謀害劉備,劉備慌忙從酒席中逃走,騎上“的盧”卻慌不擇路走錯了路,結果來到了檀溪。前麵是闊越數丈的檀溪,後麵是追兵,劉備仰天長歎:“的盧的盧,你果然妨害主人!”

誰知話音剛落,“的盧”卻奮起神威,一躍而過10丈溪水,飛上對岸,完成了“的盧”最富傳奇意義的演出。當時的人,認為劉備有如天助,其實是“的盧”助之。

由此故事,可見當時對相馬之重視,也可見相馬術之成熟。

事實上,生產、戰爭、娛樂,人類社會的這些活動都離不開馬。於是自古以來人們就向往好馬、“神馬”,也就有了“相馬術”。

據《相馬經》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伯樂,曾經把一匹馬的全身比作君、相、將、城、令,完全依戰爭之需要。伯樂能這麼動腦筋,進行理論上的概括,這使他成了一位名垂千古的相馬能人。

時過境遷,至漢代,《漢書·藝文誌》中著錄有《相六畜》38卷,包括涉及馬、牛、羊、豬、狗、雞傳統的家養“六畜”。說明當時已經有以家養動物為對象的專譜出現了。

動植物專譜的出現使分類研究更加清晰,是我國古代生物學發展的標誌之一。秦漢時期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有許多關於動植物的專著出現。例如《卜式養羊法》、《養豬法》、《相鴨經》、《相雞經》、《相鵝經》等,但多已佚失無存。

《隋書·經籍誌》著錄有《竹譜》、《芝草圖》、《種芝經》等多種植物方麵的專譜。據《隋書》記載,這些書在梁代還存在,後來除《竹譜》尚流傳外,其他大都散佚。

《竹譜》是我國現存的最早關於竹類的專書,據《舊唐書·經籍誌》載,作者為戴凱之。戴凱之是晉代武昌人。他的《竹譜》記述竹的種類和產地,每條都有注釋。作者通過實際調查,記錄了主要產於我國南方五嶺周圍的70多種竹類。

對各種竹的形態特征,《竹譜》都能抓住主要點作出比較具體的記述。例如記麻竹:“蘇麻特奇,修幹平節,大葉繁枝,淩群獨秀”,突出了麻竹竿直環平,叢生多枝和葉大如履的特征;記弓竹:“如藤,其節隙曲,生多臥土立則依木”,突出了弓竹竿長而且軟、每節彎曲、臥地生竹、似藤的特征。

對有些竹類,不僅記外形,而且記內部。這是細致觀察的結果。

《竹譜》對竹類用途也很注意。如蘅竹、棘竹,筋竹可做弓箭矛弩;單竹可以織以為布;苦竹下節可以做湯;筱竹、篁竹可以為笙笛;棘竹枝節有刺,還可以做城垣;筱竹大,可以做梁柱;篇竹葉大,可以做篷;一般腸竹、雞脛竹、浮竹的筍特別美,可食,還特別介紹浮竹筍的吃法等。

《竹譜》首次專對竹的形態、分類、生理、生態以及作用等多方麵加以記述,是一部很有價值的竹類專著。戴凱之《竹譜》之後,宋元明清時期都有人撰寫《竹譜》,宋代僧人讚寧還寫有《筍譜》,著錄筍有98種之多。

《筍譜》除列舉筍的別名之外,還記述栽培方法,記述全國各地所產98種筍的名稱、形態特征、生長特性、產地、出筍時間等。還記有各類筍的性味、補益及調治、加工保藏方法,有一定參考價值。

總之,專門記述某一類或某一種動物或植物的“專譜”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在動植物分類方麵的重要成就,也是古代生物學發展的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