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2~5月,寬吻海豚開始交配和產仔。雄性和雌性在一起互相追逐,輕輕地觸碰、磨蹭或用嘴咬對方的身體,交配時雄性不時地發出刺耳的叫聲。雌性的懷孕期為11~12個月,生殖間隔為2年左右。每次產仔大約需要1刻鍾到2小時,這時群體中的其他雌性都會圍在一旁觀看,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也同時防止鯊魚等進行攻擊。幼仔出生時體長為98~126厘米,體重9~11千克,不用任何幫助就能自動向水麵遊去,進行第一次呼吸。幼仔的尾葉在剛出生時卷成筒狀,背鰭貼在身上,但隻要一開始遊動,尾葉和背鰭就伸展開來,變得富有彈性。幼仔得哺乳期為12~18個月,5~12年達到性成熟。壽命估計為30~35年。
寬吻海豚在大西洋、印度洋、南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紅海等溫帶和熱帶各大海洋中分布比較廣泛,在我國見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等海域。
【知識鏈接】
海洋哺乳動物概述
海洋哺乳動物是指在海洋中胎生哺乳、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身體流線型且前肢特化為鰭狀的脊椎動物,又稱海獸。是從陸上返回海洋的一種動物,屬於次水生生物。屬遊泳生物。
海洋哺乳動物主要包括鯨目、海牛目和鰭腳目三個目:鯨目:鯨目分原鯨亞目、須鯨亞目、齒鯨亞目3個亞目,現已知90餘種。全部生活在水中,體形與魚很相似,體長可達30多米;它們的體表沒有鱗片,皮膚裸露,僅在吻部有少許的剛毛,皮下脂肪肥厚;前肢鰭狀,後肢已經退化,尾肢為遊泳器官;眼小,視力差,覓食和避敵主要靠體內的回聲定位係統;頭頂有鼻孔1~2個;有肺2葉,用來呼吸;無外耳殼,外聽道細小,但感覺靈敏,且能感受超聲波;乳房一對;胚胎時期都有齒,但須鯨類的齒在出生時變為須,齒鯨類終生有齒。
海牛目:也全部都是水棲,身體紡錘形;皮厚,毛稀疏;頸部很短,有縊紋,頸椎互相分離;前肢鰭狀,後肢缺失,僅保留腰帶骨;無背鰭,尾鰭寬大扁平;臼齒咀嚼麵平坦;胃多室,腸長,植食性,主食海藻;行動緩慢,好群居。分大海牛科、海牛科、儒艮科3科,其中大海牛科已於18世紀滅種,仍保存海牛科和儒艮科。
鰭腳目:半水棲,長相和陸地上的獸類十分相似;身體表層密被短毛;頭圓,頸短;四肢呈鰭狀,前肢保持平衡,後肢為主要遊泳器官;趾間有蹼;鼻和耳孔均有活動瓣膜,潛水時都關閉;口很大,並且口周圍有大量觸毛,有不同類型牙齒;聽、視、嗅覺都很靈敏,具水下聲通訊和回聲定位能力。
下麵我們來總結一下海洋哺乳動物的典型特征:(一)體型:身體紡錘型或流線型。分屬半水生生物(如海獺和北極熊,似陸上獸類)和全水生生物(如鯨類和海牛類,似魚)。
(二)呼吸:用肺呼吸。
(三)體溫:依靠皮下厚脂肪層或體表的毛皮保溫。
(四)繁殖方式:多數種類1年1胎、1胎產1個仔,也有的3年1胎。哺乳期有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初生仔較大,幼獸隨母獸時間較長。
海洋哺乳動物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它們的脂肪層厚且含脂肪量高,可供食用、提煉多種油脂化學工業用品及做潤滑油;內髒可製作腸衣和提取藥品;皮可製革;經馴養後均可成為觀賞動物;海洋哺乳動物的分布廣泛,在南北兩極到接近赤道的世界各大洋中都有分布,但以北大西洋北部、北太平洋北部、北冰洋和南極的水域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