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海洋哺乳動物(2 / 3)

下麵讓我們來看一下北極的鯨類。

北極海域的鯨類隻有6種,要論數量遠遠比不上南大洋,但北冰洋中的角鯨和白鯨卻是世界鯨類中最珍貴的品種。

角鯨

角鯨身長6米,雄性上頷向前長出一根或兩根2.4~2.7米長筆直的螺旋狀的長角,有點像中世紀重裝騎士的長矛。人們尚未搞清楚這長角在角鯨的生活中有什麼用處,但卻很清楚這種長角在市場上曾經具有與同等重量的黃金一樣的價格。角鯨的命運也就不言而喻了,目前被視為瀕危動物。

白鯨屬海豚科,通體雪白,身長3.7~4.3米,目前已很難尋覓到它們的蹤影。

白鯨

三、寬吻海豚

寬吻海豚在動物分類上屬於哺乳綱、鯨目、海豚科、寬吻海豚屬。一般體長在2.5~3.7米之間,個別的個體體長也可達到4米,大部分雄性的體長要比雌性長0.1~0.2米,體重118千克左右。頭部的喙比較長,但因額部大,所以喙的實際長度並不太長。額部隆起,看上去就像戴了一頂棒球帽。背鰭為三角形,略微後屈,位於身體中部附近。鰭肢的位置很靠前。上下頜各有20~50對較大的牙齒,牙齒長度為4~5厘米,直徑為10毫米,是海豚科中牙齒最大的一種。寬吻海豚身體背麵是發藍的鋼灰色或瓦灰色,向腹部逐漸過渡為淡色。噴氣孔至前額之間有深色帶,眼睛到喙之間也有1~2條深色帶。前2枚頸椎愈合,13~14對肋骨中有5對是雙頭肋。每分鍾呼吸2~3次。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寬吻海豚兩側的體溫竟然不一樣:一麵高,一麵低,而且不斷地交替變化,其原因尚不清楚。

寬吻海豚通常都在靠近陸地的淺海地帶活動,較少遊向遠海,當水溫和食物分布變化時,會作向岸或離岸的洄遊。它們喜歡群居,經常可以看見有數百隻的寬吻海豚成群出沒。它們的跳水本領很強,可以全身躍出水麵1~2米高,在暴風雨到來之前這種跳躍活動尤為頻繁。群體成員之間的感情很深厚,如果其中一個個體受傷,其他成員都會圍繞著受傷的同伴不忍舍棄。

寬吻海豚遊泳的能力也是很強的,遊得快時速度可達到100公裏/小時,但消耗的能量並不是很多。它身體呈流線型,有特殊的皮膚構造,皮膚表麵十分光滑,裏麵是海綿狀結構,有很多乳突,乳突之間充滿液體,猶如無數充滿流體的細管,當皮膚表麵受到海水紊流的壓力變化時,細管內的流體就隨著這種壓力的改變流出或流入,使紊流的部分能量被吸收,所以在高速遊動時不會造成嚴重的紊流,還能將紊流變成層流,大大地減少了水的摩擦阻力,使遊動時既省勁又快速。能量有效利用率比一般船隻高出6~7倍。

寬吻海豚主要以帶魚、鮁魚、鯔魚等魚類動物為食,有時也吃烏賊等頭足類的動物。精力充沛,動作靈活的它常常作出一些引人注目的跳躍動作。喜歡把捉到的魚高高地向上拋起來,然後自己也跳出水麵,在空中再把魚咬住,隻把魚身體中間的部分吃掉,而將頭部和尾部扔掉,留給尾隨其後的海鷗。它無論在水中還是將頭伸出水麵時,視力都很好,但它的水下航行和覓食卻主要是運用一套十分奇妙的回聲定位的方法。它沒有外耳殼,聲音是通過頜骨中的一個纖細的“窗口”來傳遞的,如同一個效率極高的多功能聲音發射器,能發出多種多樣的聲頻和超聲頻的聲音信號,以巧妙的方式形成尖銳的發射波束,還能隨通信、搜索、跟蹤和識別的不同需要而改變信號的參量,當它發出的聲波在水中碰到各種物體時,會立即反射回來,由具有異常的分辨和識別能力的信號處理係統進行分析和判斷後再發出指令,指揮身體作出適當的反應。因此它在完全黑暗的水下也能行動自如,甚至還能用高頻聲波把魚類等獵物擊昏,然後從容地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