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身體裏流淌著企鵝皇室的血液,頭頂顯著的金色頭冠是一種時尚的代表。它們龐大的數量昭示著企鵝家族的輝煌。它們是誰?它們就是豪華的企鵝貴族——浮華企鵝。
明星名片:
浮華企鵝,又被稱為馬可羅尼企鵝、通心粉企鵝,屬於企鵝家族中冠企鵝屬,與皇家企鵝是近親,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企鵝就是馬可羅尼企鵝,當前已有的數據為2400萬隻。身高大多都在45~55厘米之間,體重大約為4.6公斤,它們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在頭部有兩簇金黃色的羽毛,嘴又粗又短,一般為褚石色,眼球一般為橘紅色。馬可羅尼企鵝看上去就像古裝戲當中的武將:身被黑色開襟風衣,內著白色戰袍,頭上還戴著金雞翎,一副挎刀躍馬準備出征的姿態。
因為馬可羅尼企鵝頭頂上的那束富有標誌性的金色羽毛,1837年,德國自然科學家約翰·弗裏德裏希·馮·勃蘭特將它命名為“chrysolophus”。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取自古希臘語,意為“金色頭冠”。“馬可羅尼”的音譯也源自於英文名“Macaroni”,這種叫法源自於一位英國的探險家,18世紀的時候,該詞的本意是泛指一群崇尚意大利文化、生活奢侈、打扮時髦的英國花花公子,馬可波羅企鵝能夠被如此命名也許就是因為馬可羅尼頭頂上那束金色羽毛與那些花花公子的發型比較相似。
在研究馬可羅尼企鵝的分類問題上,根據線粒體和細胞核的DNA證據表明,馬可羅尼企鵝應該是1500萬年前與皇家企鵝是近親。馬可羅尼企鵝的外形與皇家企鵝的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馬可羅尼企鵝的麵部為黑色,而皇家企鵝的麵部顏色為白色。
浮華企鵝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極半島和亞南極地區,目前已知的至少有50處棲息地,共存有216群該種企鵝,其中包括南喬治亞群島、福克蘭群島和南三明治群島以及南奧克尼群島、布韋島、愛德華王子群島、南設得蘭群島以及南極半島等地。
浮華企鵝在築窩時一般會選擇陡峭的山地地麵,這使得它們經常需要從海邊穿過碎石然後再繼續行進數百米才能到達自己的巢穴,而且一般來說它們選擇築巢的地方通常不會有鳥類或者鳥類很少。
築巢時先是雌企鵝獨自開挖一片低地作為巢穴的一個基地,然後雌企鵝與雄企鵝一同用鵝卵石將巢穴圍邊。造好巢穴後,企鵝就要在這個新家裏進行繁殖了。企鵝的蛋質地比較粗糙並且周身還帶有淺藍色。雌企鵝每窩會產下兩枚蛋,第一枚蛋個頭很小,重量隻也隻有第二枚蛋61%~64%之間,因此企鵝夫婦對第一枚蛋不是很關心。通常這兩枚蛋不會同時產出,第一枚蛋產下3天後,雌企鵝才會將第二枚蛋產下。因為企鵝夫婦對第一枚蛋缺少關心,因此第一枚蛋的往往不會被孵化出來,而是經常被當地的海鳥吃掉,或者最終被毀壞。企鵝蛋的孵化時間在35~37天之間,小企鵝出生後的前20天是由雄企鵝負責看護的,隨後企鵝群中的小企鵝就會被送到該群組特定的托兒所。然後雌雄企鵝會同時照顧小企鵝60~70左右,直到小企鵝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
浮華企鵝的食物主要為磷蝦,有時候也會捕食魷魚和小魚。馬可羅尼企鵝和其它種類的企鵝一樣擁有很強的潛水本領,但也不會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