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太空之眼—天基雷達(2 / 3)

然而天基雷達的研製難度非常大,涉及到複雜的空間電子技術,其中大功率電源、大型可展開天線、大功率發射機等問題都令人感到非常棘手。另外,星載雷達除要求體積小、重量輕、能承受衛星發射時的機械環境考驗外,還必須能進行幾十年如一日的無故障工作。這些都是現在星載雷達研究的重點與難點。

3.“星球大戰”—美國“天基雷達”計劃

“天基雷達”計劃是美國空軍為實施其具有轉折性空間力量增強戰略的一項具體內容。他們計劃的任務是建造一個由8~10 顆雷達成像衛星組成的星座,這些衛星的主要有效載荷為合成孔徑雷達和活動目標指示器,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在為美國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武裝部隊提供實時或準實時的戰術和戰場信息。從這個龐大的項目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美軍對武器發展的實際作戰需求,以及美軍如何用先進作戰理論指導武器裝備發展,如何合理地進行成本管理和技術管理。

(一)明確的作戰需求

美國軍方稱,美國已經擁有無數可以打擊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致命武器,但是缺少全球打擊目標及這些目標的準確位置的信息,因此迫切呼喚一種先進的、集情報、監視與偵察於一身的平台出現。這種平台不僅能提供一切戰略目標的詳細信息,而且能提供一切戰術和戰場目標的詳細信息;不僅要提供那些靜止目標的信息,而且要提供地麵和空中任何活動目標的信息。未來信息化戰場的地麵武器裝備和部隊人員的機動性將越來越強,隱蔽性也越來越高,對偵察手段的要求也必然越來越高。在美國看來,由於導彈技術的全球擴散,其使用範圍在不斷擴大;同時,反偵察技術水平在隨之提高,可見光偵察監視手段的效能受到抑製,因而需要呼喚一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更加快速的、覆蓋全球的情報、監視和偵察平台誕生,為它的空間軍事力量的增強提供有力保證,為支持未來信息化戰爭提供更強的適應能力和更高的效率。

在近年來的世界各自的局部戰爭中,美國已經大量使用了“空基雷達”係統。它們在各大戰場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及時、快速地為美軍提供了作戰所需的戰術、戰場的信息。“空基雷達”係統雖然具有靈活機動、快速進出戰場和熱點地區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航程短、受地形變化及植被覆蓋的影響大、飛行範圍受領空的限製和容易受到攻擊等弱點。而“天基雷達”係統卻完全不存在這些問題。它具有全天時、全球覆蓋的優點,能連續監視他們關注的全球任何地區,天基雷達還不受領空領海的限製,能無所顧忌地自由進出敵人後方。

(二)一個先進的係統作戰構想

“天基雷達”係統采用全球最先進的高科技,具有較高的分辨率,能實時獲取監測範圍內所有靜態和動態目標的信息;它能向決策者提供目標地區或戰場地形的高程數據,繪製精確的三維地圖,大大方便了地麵部隊的行軍、襲擊和搜索等行動,能充分保障軍事作戰的各種需求。

1999年美軍第一次提出了全球信息網格的概念,目的是把世界各地的美軍指戰員通過全球信息網連接起來,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為他們提供聯合作戰所必須的各種數據、應用軟件和通信能力,實現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將適當的信息,以適當的格式,傳送給適當的使用者,以獲取信息優勢、決策優勢和作戰行動優勢,支持網絡中心戰。這個理念和規劃,表明美軍對天基雷達係統的作戰使命提出了更多更具體的要求。這些要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