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水下潛艇(2 / 3)

3.潛艇的艇體

潛艇,顧名思義,它需要長時間在水裏潛伏。這一點,我們在上麵已有所介紹,那麼,潛艇該采用什麼樣的艇體最為合適,它都有哪些艇體呢?

潛艇的艇體結構可以分為雙殼潛艇、個半殼潛艇和單殼潛艇。

雙殼潛艇艇體分為內殼和外殼,內殼是鋼製的耐壓艇體,保證潛艇在水下活動時,能承受與深度相對應的靜水壓力;外殼是鋼製的非耐壓艇體,不承受海水的壓力。內殼與外殼之間有主壓載水艙和燃油艙等。單殼潛艇則隻有耐壓艇體,在耐壓艇體內還布置有主壓載水艙。個半殼潛艇,則在耐壓艇體兩側設有部分不耐壓的外殼作為潛艇的主壓載水艙。潛艇艇體多呈流線型,這樣可以減少在水下運動時的阻力,保證潛艇有良好的操縱性。耐壓艇體內通常分隔成3~8個密封艙室,艙室內設置有操縱指揮部位及武器、設備、裝置、各種係統和艇員生活設施等,以保證艇員的正常工作、生活並實施戰鬥。艇體中部有耐壓的指揮室和非耐壓的水上指揮艦橋,在指揮室及其圍殼內,還布置有可在潛望深度工作的潛望鏡、通氣管及無線電通信、雷達、雷達偵察告警接收機、無線電定向儀等天線的升降裝置。

4.艦艇的操作

艦艇的構造相當複雜,那麼,它的整個行動又該怎樣來操作和控製呢?

艦艇的操作主要要實現的是潛艇的下潛與上浮,水下的均衡以及保持和變換航向、深度等。潛艇的升降主要是通過載水艙來實現的:潛艇主壓載水艙注滿水,增加重量抵消其儲備浮力,即從水麵潛入水下;用壓縮空氣把主壓載水艙內的水排出,重量減小,儲備浮力恢複,即從水下浮出水麵。艇內設有專門的浮力調整水艙,用於注入或排出水量,以調整因物資、彈藥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變而引起的潛艇水下浮力的變化。潛艇在水下的均衡是通過操作平衡水艙來實現的:艇首、艇尾設有縱傾平衡水艙,可以通過調整首、尾平衡水艙水量來消除潛艇在水下可能產生的縱傾。艇首(或指揮室圍殼處)和尾部各設有一對水平升降舵,主要用來操縱潛艇的變換並保持所需要的潛航深度。艇尾裝有螺旋槳和方向舵,用來保證潛艇航行和變換航向。

5.潛艇的動力

在水下運行速度並不慢,甚至可以和汽車相比,那它的動力又從何而來呢?原來潛艇的動力來源可分為常規動力裝置和核動力裝置。

常規動力裝置主要由柴油機、蓄電池和主電動機等構成。柴油機是常規潛艇水麵航行的主要動力裝置,可使潛艇水麵航速達10~15節。主電動機是常規潛艇水下航行的主要動力裝置,可使潛艇水下航速達15~20節。還裝有經濟電機,水下航速2~4節。潛艇水下航行受蓄電池電量的限製,因此需要經常浮出水麵或在水下一定深度使用柴油機航行,並帶動主電動機為蓄電池充電以補充電量。

核動力裝置,主要由核反應堆、蒸汽發生器、主循環泵和蒸汽輪機等構成。核動力潛艇使用的核反應堆大多是輕水型壓水反應堆,並安裝有柴油發電機組、蓄電池和電動機等備用動力裝置及通氣管,主要在核潛艇需要時為其提供應急動力。核能在動力學上的應用,使潛艇動力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推進功率達數萬千瓦,一次裝料可連續運轉多年,續航力增大至數十萬千米,從而使潛艇可長期在水下航行,極大地提高了它的隱蔽性。

6.潛艇的配備

潛艇的主要配備有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反潛導彈、魚雷、水雷武器及其控製係統和發射裝置等。其中的彈道導彈,是戰略導彈潛艇的主要武器,主要用於攻擊陸地上的重要目標,一艘戰略導彈潛艇裝有彈道導彈12~24枚,一艘攻擊潛艇可同時攜帶巡航導彈、反潛導彈8~24枚或魚雷12~24枚。巡航導彈,可以分為戰術巡航導彈和戰略巡航導彈。其中,戰術巡航導彈主要用於攻擊大、中型水麵艦船,戰略巡航導彈,則主要用於攻擊陸上目標。反潛導彈,是一種火箭助飛的魚雷或深水炸彈,有的采用核裝藥,主要用於攻擊水下的潛艇。魚雷,包括有聲自導魚雷和線導魚雷兩種,主要用於對艦、潛的攻擊。潛艇使用的水雷,多為沉底水雷,主要布設在敵方的基地、港口和航道,用於摧毀敵方艦船。艦艇的武器控製係統多采用數字計算機,可同時計算跟蹤多批目標,提供決策依據,以求出最佳攻擊目標的射擊陣位,並計算出多個目標的射擊諸元,實現武器射擊指揮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