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水下潛艇(1 / 3)

潛艇的全稱為“潛水艇”,是指能潛入水中航行和作戰的艦艇。那麼,像這種潛艇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曆史上最早出現的潛艇,由荷蘭人德雷布於1620年在英國建造。因為潛艇能長期潛伏於水下,隱蔽性很強,所以一般情況下,其他的艦艇都怕被它“纏上”。潛艇上設有專門的水櫃,用來排水和注水,以便控製船體的上升和下降。潛艇的下潛深度最深可達500米。它長約100米左右,那圓滾滾、黑乎乎的身軀浮在水麵上航行時,乍一看就像一條大鯨魚在遊動。潛水艇通常潛伏在水下,它主要通過潛望鏡對水麵的目標進行觀察。發現目標後,它可以在水下發射導彈或魚雷直接對敵人進行攻擊。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在一次海戰中,德國的一艘潛艇在一個多小時內,先後擊沉了3艘巡洋艦,瞬間震驚了全世界。從此,潛艇威名遠揚,深受各國海軍的青睞。

那麼,這樣一種神奇的潛艇,它又擁有哪些主要裝備設置呢?現代的潛艇主要由艇體、操縱係統、動力裝置、武器係統、導航係統、探測係統、通信設備、水聲對抗設備、救生設備和居住生活設施等部分構成。

1.攻擊潛艇

攻擊潛艇是專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麵艦船的潛艇,具有水下航速高、機動性好、下潛深度大、攻擊力強等特點。通常,攻擊潛艇可分為常規動力和核動力兩種。

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水下排水量600~3000噸,水下航速15~20節,下潛深度為200~400米,可在水下連續執行任務達30~60晝夜。它配備的主要武器有魚雷、水雷和反艦、反潛導彈。此外,還裝有反潛導彈和水雷等。

核動力攻擊潛艇,水下排水量3000~7000噸,水下航速30~42節,下潛深度300~500米,有的可達700餘米,一次補給完備後,可在水下連續執行任務達60~90晝夜。

美國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當然,它有許多令人矚目的特點。它的特點之一是性能卓越。海狼級潛艇長99.4米,寬12.9米,吃水10.9米,水下排水量9150噸,海狼級外形的長寬比為7.7:1,接近最佳長寬比,而且其外形呈水滴狀。它采用一座S6W大功率高性能壓水反應堆,軸輸出功率達6萬馬力,水下最大航速在35節以上。艇殼采用HY-00高強度鋼,因此,其最大下潛深度可達610米。該潛艇是美國曆史上噸位最大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它應用了現代最新的技術,在動力裝置、武器裝備和探測器材等設備方麵都居世界首位。

美國海軍為了在90年代後期和21世紀保持其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的優勢,從80年代中期就開始研製替代洛杉磯級的SSN-21型海狼級新式攻擊型潛艇,並於1989開始建造首艇。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的建造價格十分昂貴,高達20多億美元。

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艇體線型和結構較美國前幾級潛艇有了重大調整。艏部聲呐罩采用鋼製,提高了防冰層破壞的能力,圍殼舵改為可伸縮艏水平舵。同時,采用Y型艉舵。另外,它還配有能透過冰層的偵測裝置,可在北極冰下海區執行作戰任務。

2.核潛艇

核潛艇是以核能燃料作為動力航行的潛艇,具有航行速度快、自給力大、攻擊力強、續航力大、能在水下長時間隱蔽活動等優點。一般來說,核潛艇主要有導彈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導彈核潛艇的排水量為6000~18000噸,有的甚至達2.6萬噸。水下最大航速為20~27節,最大下潛深度300~400米,可持續90晝夜的執行任務且不間斷。潛艇上攜帶有潛地彈道導彈,並裝有魚雷發射管。攻擊核潛艇的排水量大致為2600~7000噸,下潛深度可達600米,最深時可達900米,它的水下航行速度為20~35節,續航力數十萬海裏,可連續航行90天。曆史上第一艘核潛艇於1955年誕生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