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龐涓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和功名,便設計陷害孫臏,將他打入死牢之中,不僅如此,他還惡毒地讓人挖掉了孫臏的膝蓋骨,致使他變成殘廢。到了這一步,龐涓仍然不死心,決定將這個心腹大患徹底消除,於是決定殺掉對方,幸好孫臏識破陰謀,在牢獄之中裝瘋才逃過一劫。
龐涓的惡毒之心的確是同門相殘的禍首,但是直接的導火線其實在於孫臏,因為孫臏不通人情世故,處處在魏王麵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這種出風頭的行為實際上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嫉妒,正因為如此,誰越冒尖,誰就越容易成為別人攻擊的對象。所以當孫臏被陷害後,整個魏國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出來為他求情,這也證明了大家平時就對孫臏這隻出頭鳥心有不滿。
能力出眾是一個優勢,如果你比別人更具實力,那麼競爭能力無疑會得到提高,但是這種競爭優勢不能明目張膽地擺在人前,你也不能仗著這種優勢處處出風頭,因為如果你把優勢當成炫耀的資本,那麼最後這種優勢反而可能變成一種負擔。
比如科學家發現南美叢林中有一種鳥兒非常漂亮,它們身上的羽毛很長,而且色彩豔麗,當它們求偶時,就會張開翅膀向異性炫耀自己鮮豔美麗的羽毛,以此來增加繁殖的機會。這原本是進化賦予的優勢,可事實上,這種鳥兒常常在求偶的時候遭到獵殺,因為當它們張開翅膀炫耀的時候,鮮豔的顏色很容易吸引獵手,所以越是出風頭的鳥,結果越容易成為獵手捕食的對象。
我們的高調表現往往就像鳥兒身上最顯眼、最鮮豔的羽毛一樣,平時它會是美的象征,是你區別於眾人的標誌,但是這種鮮豔的色彩會更快地吸引敵人的目光,因此它也有可能成為他人最合適的瞄準器和活靶子。所以鮮豔的羽毛往往隻是看起來很美而已,危害卻很大,平時最好還是要懂得隱藏起來,不要到處去招搖,以免給自己招來無妄之災。
都說槍打出頭鳥,越是活躍,越是想要出風頭,就越容易成為別人槍口下的亡魂,因為沒有人願意看見別人比自己好,也沒有人願意自己被人踩在腳下。當你高高在上、出類拔萃時,大家自然會將矛頭對準你,不僅如此,外麵那些放冷槍的人也會率先拿你開刀。做人還是低調謹慎一些為好,一個聰明的人,一個通世故的人,即便自己真的有超於常人的才學,也不會輕易在人前展示和顯露出來,反而會沉住氣讓自己看起來更為低調一些,他們不會站出來當出頭鳥,不會飛到比別人更高的枝頭上去,更不會搶了別人的風頭。
佛陀在告誡自己的徒弟時說:“如果你有十分的才能,那麼就要隱藏起五分,這五分是用來自保的。”做人也應該如此,不要總是想著出人頭地,不要總是想著如何去贏得更多的喝彩,其實在你征服所有的喝彩之前,不妨先隱藏一下自己的實力,莫貪圖一時之快,而讓自己的生活毀於別人的攻擊。
你沒有那麼多觀眾,幹嘛活得那麼累
著名的西班牙畫家薩爾瓦多·達利是20世紀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他在創作的時候更多的是采用狂想的方式,而且習慣於特立獨行的表白以及瘋狂的表演欲望,這樣一來他的作品總是顯得很另類。有人對此頗為不屑,認為達利的作品全是垃圾,而且根本沒有多少人能夠看懂。達利沒有辯解,反而高傲地說:“我的畫永遠都隻為自己而創作,我根本不在意你是不是喜歡它。”
很多時候,我們卻並沒有達利的灑脫不羈,每當自己做一件事時,總覺得別人在關注自己,總是太過在意別人的感受,事實上,當你站在舞台上表演的時候,也許並沒有什麼觀眾,因此你沒有必要繼續那麼辛苦地演戲,沒有必要委屈自己去遷就別人。人不應該活得太累,隻要認真做好自己,隻要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了。沒有必要為別人活著,更沒有必要為別人活得那麼累。
每個人隻要活著,就會和周圍的人發生千絲萬縷的關係,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別人,沒有人是能夠獨立存在著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常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會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意別人怎樣說自己,在意別人怎樣看待自己,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有時候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甚至委屈自己去生活,違背自己的意願去行事,這樣的活法往往很憋屈,也很壓抑,容易對自己造成傷害。
其實每個人都要過自己的日子,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去追求,因此不需要總是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不需要總是去考慮別人的想法和看法,更沒有什麼必要總是遷就別人的意思去做。我們常常說自己要表現得更好一些,要爭取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要爭取成為完美的人,爭取將事情做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