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慣性拖延症當成沉住氣
哲學家伏爾泰曾經說過一個謎題: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最長的,也是最短的;是最快的,也是最慢的;是最容易分割的,而又是最廣大的;是最不受重視的,而又是最惋惜的;沒有它什麼事業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於消滅,使一切偉大的事物生命不絕。
聰明的查帝格很快就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時間”。因為時間無窮無盡,所以是最長的,但我們常常來不及完成計劃,時間就已經過去了,所以它也是最短的東西;快樂的人,時間過得很快,而在等待的人看來,時間過得很慢;時間可以被切割成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它可以延展到無窮寬廣的境地;時間沒有來臨時,誰都不重視,等到過去後,又追悔莫及;沒有時間,一切行動就是空談;而時間總是輕易忽略並帶走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將那些偉大的時刻定格起來。
正因為時間很重要,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不要輕易浪費時間,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時間的重要性,而且常常浪費時間,比如工作的時候,常常習慣於拖延,總是考慮之後再次考慮,表麵上看是為了更好地做準備,但實際上隻是一種懶散的表現。
其實一旦我們決定去做某件事,就要立即行動,不要輕易拖延,能夠沉住氣去好好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自然很重要,但是當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應該立即動手,要立即付諸實施,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盡快完成,才能盡快達到自己的目標,一天天往後推的話,不僅浪費時間,延誤了時機,而且也會養成懶散、不負責任的性格。
世界花樣滑冰冠軍漢密爾頓堪稱一個傳奇,他曾經在1981年到1984年期間,連續四次獲得世界冠軍,在花樣滑冰這個領域中擁有絕對的統治力。在談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時,他認為自己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自己懂得把握時間,想好了就立即去做,絕對不會拖延到下一分鍾,而這一點完全受益於母親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態度。
漢密爾頓的母親曾經是一名中學教師,不過她一直夢想著去大學任教,所以平時都依靠自學來提高自己。那時候母親白天教書,每天晚上都要看書,漢密爾頓非常好奇,於是就問她為什麼要看書看到那麼晚才睡,放到明天看不行嗎?母親意味深長地說:“上天給你的生命不過是許多分鍾,而且是有限的,從你出生那一天開始,你就隻有這麼多分鍾的生活,並且無時無刻不在減少,因此一旦你準備行動,就必須好好利用每一分鍾。”
母親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去做的,後來自學成才的她還如願成為了鮑林格林大學的副教授。所以“把握時間、絕不拖延”就成了漢密爾頓人生的座右銘,他自己其實一直以來都想要成為一個出色的運動員,可是卻總是找借口推脫掉訓練,以至於時間一點點被浪費掉,不禁為此感到內疚。在母親的鼓舞下,他開始爭分奪秒的練習滑冰,每一天的訓練都很充實,正因為這樣,他最終成為了世界冠軍。
明代詩人文嘉在《明日歌》中有這樣一段訓誡:“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生活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總是把自己的工作往後推,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思維習慣,並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那麼之後所有的工作都不會受到重視,你對於時間概念也會越來越淡薄。事實上,拖延行為還會輕易腐蝕我們工作的熱情、信心和責任感,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還會阻止我們獲得更大的進步。
貝爾當年並不是唯一發明電話的人,隻不過他是最先申請專利的人,其實另外一個科學家也發明了電話,可是據說這個科學家第二天才去申請專利,結果貝爾早他一天申請到了專利。這一天之差卻使得這個科學家錯失了載入史冊的機會,錯過了偉大發明家的這個頭銜。時間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當我們稍有疏忽,稍有拖延,就可能和成功擦肩而過。正因為如此,每個人都要珍惜時間,都要更好地利用時間,該做的事一定要盡快去做,想做的事也要立即執行,不要輕易拖延。
當然不拖延並不意味著蠻幹,並不意味著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做事之前一定要多進行考慮,一個人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沉住氣,不衝動行事,凡事都多加思考,都能夠認真分析,這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也有助於防止自己做錯事。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將習慣性拖延和沉住氣混為一談,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沉住氣是一種淡定的理性的行為,是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為了更好地規避風險,而拖延則是懶散的表現。所以在生活中,你可以做到三思而後行,但是千萬不要思而不行,不要將行動一次次延遲,這樣做隻會失去更多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