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區1:熱情和真誠沒有限度
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說過:“沒有熱情者將一事無成!”美國總統威爾遜也曾說過:“冷漠是最大的殘忍!”在人際交往中,熱情是必不可少的交際手腕,但是凡事過猶不及,不管你與對方的關係多麼親密,也要掌握熱情的尺度,否則就會招致對方的反感甚至會讓人認為你另有所圖。
就像在生活中,我們都曾經曆過的事情那樣。比如你去商場買東西,碰到特別熱情的售貨員,親熱地叫著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想必大多數人心中此時都會產生一個想法:“是否熱情過度了?難不成這產品有問題?不靠譜,還是到別處看看吧。”這個道理就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樣的,當你表達出了過分的熱情,讓對方感到不自在時,就會離你而去。
李雪琴是一名專業保姆,最近,她通過別人介紹,來到了一位外國專家家裏做保姆的工作。李雪琴熱情大方,又精明能幹,在第一天的工作中就得到了專家一家人的賞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掃房間,包括專家夫人的臥室。細心的專家夫人還特意幫李雪琴製定了一份工作安排表。
表上寫明李雪琴隻需要每天早上八點按時清理臥室,專家夫人告訴她一定要嚴格執行。剛開始幾天,李雪琴做得相當不錯,讓專家夫人非常滿意。這一天,李雪琴照常去清掃專家夫人的臥室,卻發現專家夫人並沒有和往常一樣外出,仍然在臥室休息。
李雪琴心想,夫人說了要嚴格執行的,而且隻要我輕手輕腳也不會打擾到她休息。於是,熱情的李雪琴認真幹起活來。過了一會兒,專家夫人就醒了,當她發現李雪琴在她房間裏的時候感到非常驚訝,她馬上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叫道:“你怎麼在這裏?請你趕快出去。”李雪琴仍然熱心地說道:“您接著休息吧,我馬上就整理好了!”沒想到專家夫人用手指著門,並大聲叫道:“請你出去。”李雪琴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心理非常生氣:不是你叫我要按時打掃的嗎?怎麼態度這麼惡劣。李雪琴懷揣滿肚子的委屈回到了家裏,她始終想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
希洛在他的《距離美學》有過這樣的描述:“如果以超然的態度去觀賞大海洶湧的波濤,才會覺得它非常的美。但是,如果置身於現實生活波濤的威脅中,那就怎樣也不會感到它的美了。”李雪琴的行為在我們看來就是待人熱情誠懇,做事認真負責的表現。但是在外國人的眼中看來,李雪琴是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私生活。李雪琴不明白,在第一次遭到拒絕之後依然熱情有度,自然就引起了對方的不快。
懂得把握分寸的人往往是最受歡迎的,聰明人都明白,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不僅熱情要有度,真誠也要講求一定的限度。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把丈量人性的尺子,隻有掌握好了交往的尺度,才能成為受歡迎的人。
有一個老實人,特別喜歡說實話,所以不管他走到哪裏,總是會被人趕走。結果他變得十分貧窮,連棲身之地都沒有了。最後,他來到一座修道院,希望能夠被院長收留。修道院長見過他問明了原因以後,他認為說實話也不是什麼壞事情,隻能說明這個人很真誠。於是,把他留在修道院裏安頓下來。
修道院裏有幾頭牲口,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修道院長想把它們賣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麼人到集市去,怕他們把賣牲口的錢私藏腰包。最後,他想到了那個喜歡說實話的老實人,就叫這個人把兩頭驢和一頭騾子牽到集市上去賣。
到了集市上,老實人將事情全部告訴了過來看牲畜的人,他說:“尾巴斷了的這頭驢很懶,喜歡躺在稀泥裏。有一次,長工們想把它從泥裏拽起來,一用勁,拽斷了尾巴;這頭禿驢特別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們就抽它,因為抽得太多,毛都禿了;這頭騾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幹得了活兒,修道院長幹嗎要把它們賣掉啊?”
結果買主們聽了這些話就走了。一傳十,十傳百,最後人們都知道他賣的是有問題的牲口,所以再也沒有人來問了。於是,這人到晚上又把它們趕回了修道院。
修道院長發著火對這人說:“朋友,那些把你趕走的人是對的。不應該留你這樣的人!我雖然喜歡實話,可是,我卻不喜歡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對的實話!所以,老兄,你滾開吧!你愛上哪兒就上就上哪兒去吧!”結果可憐的老實人好不容易找到安身之處,又被趕走了。
俗話說:“順情說好話,耿直討人嫌。”著名的相聲演員牛群曾經說過一段相聲,專指強調“生活中有時需要謊話”,博得了觀眾的認可。確實,有時候違心的話會讓聽的人心情愉悅,比如對一相貌平平者說:“你今天穿這一身衣服真漂亮!”相信對方聽了在內心一定會對你產生好感,願意與你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