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獨夜背紗籠[1],影著纖腰畫。
爇[2]盡水沉煙,露滴鴛鴦瓦[3]。花骨冷宜香,小立櫻桃[4]下。
【注釋】
[1]紗籠:紗製燈籠。
[2]爇:燒。
[3]鴛鴦瓦:成雙成對的瓦。一俯一仰,形同鴛鴦互相依偎,故得名。
[4]櫻桃:也作“東風”。
【賞析】
李商隱《無題·八歲偷照鏡》有“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釵”等詩句,後人多認為寫初戀的朦朧與青春過後的歎息,詩歌從八歲寫到十五歲,寫出了這位少女的生活經曆,也寫出愛慕者的情感曆程。性德的這首詞,似乎是承接“十五泣春風,背麵秋千下”而來,將筆墨停駐在一個個空間場所,從風中到燈下及花間,勾勒出一個模糊的背影。我們仿佛聽到一聲長長的歎息,或許是在歎息一段無果的初戀,也或許歎息終將逝去而一無所成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