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家、劇作家
(1899年—1966年)
小傳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語言大師,北京人,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他的著名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優秀的現實主義傑作,被譯成多種文字。
解放後,任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常委、文聯副主席、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因話劇《龍須溝》的創作,獲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話劇《茶館》,在國內外都獲得了很高的聲譽。
1966年8月24日,被“四人幫”迫害致死。
@@代表作品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
《龍須溝》(話劇劇本)
《茶館》(話劇劇本)
《我這一輩子》(中篇小說)
@@中學語文課文收錄
《濟南的冬天》
《茶館》節選
@@“童年”
center母親給予生命的教育
老舍出生在北京西城區的小楊家胡同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滿清皇城一名護軍,後來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戰鬥中犧牲。老舍降生的時候,母親昏死過去了,多虧已經出嫁的大姐及時趕到,把剛出生的小弟弟抱在懷裏,才免於凍死。
父親去世以後,為了養家糊口,母親不得不拚命給人家洗衣裳、做針線活兒。老舍在紀念母親的文章裏這樣說:“從私塾到小學,再到中學,我經曆過起碼有百位老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說到教育,老舍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個好心人的幫助之下,才上了私塾。
老舍在私塾念了三年書,轉入西直門大街北京市立小學校,插入三年級,後來又轉入另一小學,念了一年便畢業了。
老舍喜愛文學,他能背誦許多古文和詩詞,擅長作文和演講,在同學中,他這方麵的成績是拔尖的,常受老師的誇獎。
那時,滿族旗人的子弟,有很多人熱衷於玩鳥、養鴿子、養魚、放風箏、鬥蛐蛐……而老舍對這些毫無興趣。他愛書,愛幻想,愛聽故事。有點錢的同學,請他一起去小茶館聽說書,這是他惟一的課餘享受,這種享受,又使他對民間文藝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愛好。
小學畢業後,老舍考入三中,因不忍心給老母增加負擔,他隻念了半年,就又偷偷考上了北京師範學校,因為師範學校一切費用都由學校提供。
在師範學校裏,老舍有幸遇到兩位好老師,一位是方還校長,一位是國文教員宗子威,他們的文學造詣都很深,給了老舍很多幫助。在知識的山峰攀得愈高,眼前的景象就愈壯觀,老舍深深體會到,沒有錢財不是窮,沒有知識才是真窮。
@@“創作準備”
愛國主義的新思想
老舍從師範畢業後,就開始當小學校長,這時“五四”運動爆發了,隨之就爆發了文學革命,其中包括白話文的興起。
老舍覺得用白話文寫小說,字句中間再加上標點符號,是一件非常痛快而有趣的事。於是他就不停地練,著了魔似的練,並發展到用白話文練寫北京話,這為他日後成為語言大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僅僅如此,還不能解決問題,沒有新思想,新感情,白話隻能還是表現陳腐的東西。那麼老舍的新思想是怎麼來的呢?他說:“五四運動,使我的思想變了。它使我看見了愛國主義的具體表現,明白了一些救國圖存的辦法。”
1920年,老舍因工作突出,被提拔為北郊勸學員。
勸學員的薪金很多,比那時一般中學教員的工資要高出兩倍多,但它的工作,卻是彈性很大,勤快人幹,就忙不過來;懶漢卻可以無所事事。老舍是個熱血青年,一上任就大刀闊斧地幹起來,他經過調查,就向學務局打了三個報告:一是申請解散十七個私塾;二是請求支持北郊馬甸的清真教徒,在村內辦一個公立國民學校;三是請求學務局和地方出麵,維持被奸商破壞的一所學校。
報告打上去之後,上麵對前兩個請求同意照辦,但第三個,他們猶豫不決,明知老舍提的是對的,但卻不敢得罪奸商。就這樣,老舍就和地方劣紳的關係緊張起來,要麼同流合汙,要麼幹脆離開,老舍苦悶之餘,開始喝酒了,並且得了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