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提出了十分嚴肅的和迫切的社會問題:下層人民的命運和道路,顯示了作品的深刻思想意義和現實性。
小說充分顯示了老舍的語言魅力,尤其是他的北京方言口語化的敘述語言和幽默風格。他的作品敘述語言的功用被無限膨脹,不僅融合了描繪性的文字,還把故事情節、人物動作、對話、心理活動等,都融合鑲嵌了進去,大大緊縮了篇幅,簡潔了情節結構。小說的幽默,是出自事實本身,而非用文字生造,這就避免了低級趣味,因此,《駱駝祥子》給人的審美快感是相當強烈和豐富的。
小說出版以後,不但多次再版,而且被改編成話劇和電影,被陸續翻譯成26種文字。它不僅是中國文學寶庫裏的瑰寶,也豐富了世界文學寶庫。
@@“趣聞軼事”
老舍受窮
抗戰時期,老舍隨“文協”一起轉移到四川,先在重慶,後來到了嘉陵江上的一個小鎮——北碚。這時國民黨對他嚴密監視,老舍每次出門,後麵都有特務釘梢。老舍隻好讓不到10歲的兒子舒乙在後麵遠遠地跟著他,一旦出事好回家報信。
這時,由於交通困難,物價高漲,除了有要緊事,老舍已不再外出。一次,老舍去演講,開講之前首先聲明:“我叫舒舍予,是無業遊民,剛才遲到主要是因為車價太高,不宜坐車,才改為走路。但腿雖賤而鞋貴,亦不宜走快,故遲到了,希望能練習打赤腳走路,省車資而不費鞋襪,百無禁忌。”這段話雖不無幽默,但更擊中了時局的弊端。
在北碚,老舍把酒戒掉了,除了省錢,也是為了身體和寫作,他說:“酒,到此時才看明白,並不幫忙寫作,而是使腦子昏亂遲鈍。”老舍也想戒煙,但戒了三個月,又吸上了,不行,沒有香煙,老舍簡直活不下去。
一天,何容從街上買回一種土產卷煙,很客氣地讓給老舍一枝:“嚐嚐這個,才一個銅板一枝!有這個,似乎不必戒煙了。”於是,兩個人點上煙,細細地品嚐,不料頭一口就令人吃驚,冒的是黃煙,吸了四五口後,蚊子往外飛了,再吸兩口,牆上發現了臭蟲,吸到半枝,老舍和何容都跑了出去,老舍感歎地說:“看樣子,還得戒煙!”
答催稿信
抗日戰爭時期,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老舍催過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答催稿信:
“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捉刀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馬來!”
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兩千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
“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這封信,有點戲曲味,不用解釋,編輯催稿的“苦相”,以及作者自謙的精神躍然紙上。
另有一次,北新書局編輯趙景深寫信催老舍寫稿,在信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趙”字,然後用紅筆把這個大“趙”字圈起來,旁邊寫了一行字:“老趙被圍,速發救兵!”
老舍接信一看,就在原信上畫一枝直刺紅圈的槍,也在旁邊寫了一行字:“元帥休慌,末將來也!”
這真是世界上罕見的別出心裁的通信。
老舍說笑話
為了慶祝《虎符》上演並受到觀眾歡迎,劇院組織了一次去周口店的春遊,參觀完“北京猿人”吃午飯的時候,老舍先生給大家說了一個笑話。
他對郭沫若和曹禺說:“郭老!曹老!”又指指自己,“老老!還有諸位老!從前有個懶媳婦,天天得等婆婆催著起床,同院住著兩位秀才,下半晌坐在棗樹底下閑聊天。”
“大秀才說:‘我看那太陽得有兩丈來高。’二秀才不懂,大秀才解釋:‘日上三竿嘛。一根竹竿六尺,三六正好一丈八。’二秀才撇撇嘴,說:‘我看太陽得有幾百丈高。’大秀才不懂,二秀才解釋:‘日出東山嘛,一座山還沒有幾百丈高啊。’兩位秀才爭了起來,誰也說不服誰,站在旁邊的懶媳婦開了腔:我看太陽也就有一屁股高!你們沒聽見婆婆天天早晨,衝著我嚷嚷:‘啊——還不快起來!太陽可都曬著屁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