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塑造了覺新、覺慧兩兄弟,覺新在專製主義重壓下,低下了頭,覺慧卻挺直了腰。覺新的“作揖主義”,不僅埋葬了自己的幸福,還無意間成了惡勢力的幫凶;覺慧不害怕,不顧忌,終於衝出了“象牙的監牢”,成了高家的第一個掘墓人。
《家》體現了作者擅長抒情,把自己的激情融於客觀的描寫之中,因而毫無雕琢感,以夢幻的形式表達人物隱秘的心理世界。
同時,作品的結構也頗具特色,它以三兄弟各自命運形成的三條線,有機地交織成網狀結構,網上的結,則由學潮、過年、鳴鳳之死、梅芬回城、瑞鈺去世、覺慧出走等大小故事組成,中間又有細節穿插,伏筆照應,整個渾然一體。
巴金為什麼寫這部小說?他曾這樣解釋:“倘不是為了向不合理製度進攻,我絕不會寫小說,倘我沒有在封建大家庭裏生活過19年,不曾經受過舊社會的種種痛苦,目睹許多慘劇……那我絕不會寫《家》、《春》、《秋》那樣的書。”這就是說,一部好作品必須有先進的思想基礎和渾厚的生活體驗,否則很難產生出好作品。
《家》問世之後,最早評論的人就指出:“巴金激動了萬千讀者的心。”一本研究巴金的書,對這種現象作了如下的描述:
“要是你生活在學生當中,你便可看到巴金的作品是怎樣的被喜愛,盡管大熱天,盡管是警報,綠陰下,岩洞裏,總有人捧著他的作品‘狼吞虎咽’。上課時,老師講得滿頭大汗,台下卻在看《家》、《春》、《秋》……”
許多知識青年,就是從《家》中受到啟示和鼓舞,毅然擺脫家庭束縛,衝破封建禮教的羈絆,走向社會,開始尋求新的生活。
@@“趣聞軼事”
筆名
在《滅亡》寫成之前,巴金發表詩作、譯文、雜文大都署自己的字“芾甘”,和與此諧音的“佩竿”,英文縮寫“P。K”以及“芾”、“甘”等,這一次《滅亡》的題名旁,寫上“巴金”,是因為第一次寫小說,他不願別人知道作者是自己。
那麼“巴金”這個筆名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是有一個姓巴的北方同學,跟巴金相處不到一個月,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卻聽說這個人在裏昂投水自殺了。巴金為了紀念他,就用了“巴”字;“金”字是一個安徽朋友給他起的,因為當時他桌上放著一本克魯泡特金的書,那個朋友就開玩笑似的說出了“金”字,於是“巴金”就一直沿用下來。
除了“巴金”這個筆名,他還用過“黑浪”、“極樂”、“壬平”、“李冷”等十幾個筆名。
center淡泊名利
巴金說:“我思考,我探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
巴金是當代中國少數幾個不拿國家工資,光靠稿費收入生活的作家之一,但他在解放初期,響應號召購買公債,額度在上海作家中最高;朋友、親屬有困難,他都寄錢去給以資助;他還多次要求降低自己的稿酬,甚至讓出版社把稿酬寄給他采訪過的受傷工人邱才康。
有一家出版社,曾打算出版巴金的日記單行本,巴金知道後,沒有同意,他曾在寫給家人的一封信裏說:“日記隻是我的備忘錄,隻有把我當成‘名人’才肯出版這樣東西,我要證明自己不願做‘名人’,我就得把緊這個關,做到言行一致。”為了創辦中國文學館,他主動獻出15萬元稿費作為建館基金,並決定1981年以後,所有的出書稿費,全部捐給現代文學館。
在對待諾貝爾文學獎的態度上,更可見這位世紀老人鄙視名利的心態。他的一位台灣朋友,打算設法在國際上擴大巴金的影響,以爭取諾貝爾獎的提名。巴金說:“我的小說是寫給中國人看的,從來不想騙外國人的錢。”在寫給其他友人的信中,也一再表示:“對於諾貝爾獎我並無興趣,我早說過我不是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