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
(1904年-1986年)
小傳
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湖南臨灃人,原名蔣冰之。
1946年赴晉察冀邊區參加土地改革運動,兩年後,寫成反映土改運動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獲得好評,並於1951年獲得斯大林文學獎金,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
1986年3月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
代表作品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長篇小說)
《一九三○年春上海》(中篇小說)
《水》(短篇小說)
《田家衝》(短篇小說)
《三八節有感》(雜文)
《彭德懷速寫》(散文)
《杜晚香》(散文)
《在嚴寒的日子裏》(未完長篇)
“童年”
不做人雲亦雲的應聲蟲
丁玲出生在湖南臨灃縣一個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曾是清代一個高官,但父親去世很早,丁玲主要是跟母親餘氏長大的。
餘氏出生書香門第,受過良好的教育,她堅強、熱情、吃苦耐勞,對丁玲一生有著重大影響。
丁玲4歲時,母親從封建家庭裏跳出來,進入社會,自食其力,從事教育工作。她經常給丁玲講一些古今中外慷慨悲歌、忠勇壯烈的故事。一天,家裏來了好多客人,都是母親的結拜姐妹,其中最小的就是後來成為共產黨婦女領袖的向警予,母親常對丁玲說:“你應該向九姨(向警予在她家排行第九)學習。”
丁玲小時候害過幾次病,每當不能到戶外玩的時候,惟一能慰藉她心靈的,便是母親的故事:水簾洞、托塔天王等,還有母親自身的勇敢,都深深地印在她腦子裏。後來她大了一些,就一個人坐在後園裏,拿著一本小說,貪婪地看著,度過那一個又一個寂寞的下午和夜晚。
丁玲上學時,功課很好,經常是班裏頭一名。但說來也怪,一個當作家的料子,作文反倒得不到滿分,原因是她不按那些作文規範去寫,老愛別出心裁,寫自己想寫的東西。老師就認為這是不合章法,因此分數就要大打折扣,不過這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丁玲從小就愛獨立思考,不做那“人雲亦雲”的應聲蟲。
丁玲7歲開始讀書,由母親親自給她讀《古文觀止》、《論語》、《孟子》。她還從媽媽的口授中,背下幾十首唐詩,古典小說也都不知看了多少部,所以她的文學功底還是比較紮實的,這為她後來走上文學創作道路奠定了基礎。
“創作準備”
衝破壓迫婦女的樊籬
丁玲小學畢業後,母親送她到桃園縣第二女子師範上學,這裏離常德很遠,是乘小火輪去的。學校校舍整齊,臨沅江,風景很好。丁玲很高興,但母親還要回常德,就把她托付給了學校一個女管理員。
這時“五四”運動爆發了,學校也卷了進去。學生們集會講時事,宣傳愛國反帝思想,丁玲和另外五六十個同學一齊剪了發辮,到貧民夜校當“小先生”,那些成人學生都管她們叫“崽崽先生”。
回到家裏,舅父母見她剪了發,對她大發脾氣,她回答說:“你們耳朵眼穿孔,頭上留辮子,腳裹得像粽子,那都是束縛,我這是解放!”
過了一年,她要求母親把她送到長沙周南女中,向警予、蔡暢她們都是那個學校畢業的,母親自然同意了。在這裏,語文老師陳啟民(又名陳書農)待她很好,借給她不少進步書籍,如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吳稚暉的《上下古今談》等,在老師的鼓勵下,丁玲勤奮練習寫作,記日記,還有兩首白話小詩發表在報紙上。
後來她又轉學到嶽雲中學,一道去的還有楊開慧等人。在這幾個人中,楊開慧、許文煊、周毓明和毛澤東聯係密切,丁玲也對自己將來要走什麼道路進行思考、摸索。
為了尋求真理,1921年左右,丁玲和她的好朋友王劍虹(後來成為瞿秋白的夫人)一起到了上海。她們在陳獨秀、李達創辦的平民女子學校學習,後來又在共產黨主辦的上海大學中文係就讀。在這些學校裏,她們聽到不少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如陳獨秀、李達、瞿秋白、茅盾等人講課,接觸到不少新知識、新思想,這對丁玲後來走上革命道路有很大影響。
丁玲和王劍虹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她們從在湖南上學時就相識,如同親姐妹。王劍虹喜愛文學,特別是唐詩宋詞,到上海後,她們一起讀書,一起生活,一起結識了瞿秋白……這些生活經曆,對丁玲來說,都直接構成了她早期作品的原始材料,如處女作《夢珂》、中篇小說《韋護》等作品的形成,與這些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