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白額螽斯的產卵和孵化(2 / 3)

它還得把產房外麵的痕跡消滅掉。本來我認為,它的腿應該發揮作用了,然而,它的足並沒有勞動,仍然保持著產卵時的姿勢;產婦還是用它的刀尖很笨拙地耙土,把土掃幹淨弄平整。

一切都井然有序地進行完畢,肚子和產卵管也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雌螽斯略作休息,然後在周圍溜達一圈,就又返回原來產卵的地方,在開始的產卵點附近,把產卵管插進土裏,進行新的一輪產卵。

然後雌螽斯再一次休息,再一次偵察周圍的情況,再一次回到產卵的地方。第三次產卵的時候,尖刀還是插進離前麵儲藏室不遠的地方。

就這樣,在周圍做短時間散步之後,它又一次產卵,這樣,在不足 1 小時的時間裏它共產卵 5 次,每一次產卵點的距離都很接近。

產卵全部完成後,我挖開白額螽斯的儲藏室。它產在土裏的卵孤零零的,沒有像蝗蟲那樣提供給卵帶泡沫的鞘殼,也沒有小屋,沒有任何保護。一般情況下,一隻雌螽斯產下 60 多枚卵,卵呈淺灰色,沒有瑕疵,排列成梭狀,橢圓形,5 ~ 6 毫米長。

灰螽斯的卵是黑色的,葡萄樹距螽的卵是灰白色的,阿爾卑斯距螽的卵是淡黃色的,所有這些卵都是孤獨地產在土裏。綠色蟈蟈的卵是深橄欖綠色,數目與白額螽斯一樣,大約有 60 個,不同的是,它們有時是孤零零的,有時則一小群黏結在一塊兒。這些例子說明,螽斯類昆蟲是用挖穴器來產卵的,它們不像蝗蟲那樣在硬硬的泡沫鞘裏產卵,而是把卵一個個或一小堆地產在土裏。

卵的孵化也值得考察,稍後我會談到原因。8 月底,我把許多胖嘟嘟的螽斯卵放在鋪有一層沙土的玻璃瓶中,幫助它們逃避野外的寒霜暴雨和炎炎烈日的燒灼。然而,過了 8 個月,它們卻一點兒變化都沒有。

第二年 6 月,在田野裏我已經可以經常看到小螽斯,有的甚至都有成年螽斯的一半那麼大了,這足以說明在陽光明媚的初夏,就已經有早熟的螽斯出現了。然而在短頸廣口瓶裏,卻仍沒有即將孵化的痕跡。8個月前剛收集來是什麼樣,現在卵還是什麼樣,沒有出現皺紋,也沒有變成褐色,外表完好無缺。為什麼瓶中的卵會無限期地推遲孵化呢?

據此,我猜測,螽斯的卵如同植物種子一樣,產在土裏,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接受雨露的滋潤。可在我的瓶中,一年有 2/3 的時間,卵是在幹旱的沙土中生活的,或許它們缺乏種子萌發所需的必要東西吧。

動物的卵在土裏,也和植物一樣需要濕潤吧。所以我決定試一試。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觀察,我取了一些很久都不曾孵化的卵放入玻璃管中,在上麵撒一層潮濕的細沙,用濕棉花塞住管口,這樣就可以保持管內濕度不變。沙柱 1 法寸左右高,大致與產卵管產卵的深度相當。不知詳情的人看到這些東西,很難猜到這是一個孵化器,而會把它認為是植物學家試驗種子的儀器。

我的推測是正確的。因為夏天溫度高,螽斯的卵很快就開始孵化,它們逐漸膨脹,前端出現的兩個大黑點是眼睛的雛形,可以看出,外殼很快就會裂開了。

在 2 周時間裏我幾乎時刻都在監視,很是枯燥乏味。不過我馬上就可以看到螽斯若蟲出卵的情況了,可以解決我腦子裏久久思索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