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理解第三方物流(18)(1 / 3)

7)信息服務功能

現代物流是需要依靠信息技術來保證物流體係正常運作的。物流係統的信息服務功能,包括進行與上述各項功能有關的計劃、預測、動態(運量、收、發、存數)的情報及有關的費用情報、生產情報、市場情報活動。物流情報活動的管理,要求建立情報係統和情報渠道,正確選定情報科目和情報的收集、彙總、統計、使用方式,以保證其可靠性和及時性。

從信息的載體及服務對象來看,該功能還可分成物流信息服務功能和商流信息服務功能。商流信息主要包括進行交易的有關信息,如貨源信息、物價信息、市場信息、資金信息、合同信息、付款結算信息等。商流中交易、合同等信息,不但提供了交易的結果,也提供了物流的依據,是兩種信息流主要的交彙處;物流信息主要是物流數量、物流地區、物流費用等信息。物流信息中庫存量信息,不但是物流的結果,也是商流的依據。

物流係統的信息服務功能必須建立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國際通用的EDI信息技術基礎之上,才能高效地實現物流活動一係列環節的準確對接,真正創造“場所效用”及“時間效用”。可以說,信息服務是物流活動的中樞神經,該功能在物流係統中處於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信息服務功能的主要作用表現為:縮短從接受訂貨到發貨的時間;庫存適量化;提高搬運作業效率;提高運輸效率;使接受訂貨和發出訂貨更為省力;提高訂單處理的精度;防止發貨、配送出現差錯;調整需求和供給;提供信息谘詢等。

10.2.3 第三方物流係統化目標

物流係統化目標簡稱“5S”,即:

1)服務(Service)目標

物流係統是“橋梁、紐帶”作用的流通係統的一部分,它具體地聯結著生產與再生產、生產與消費,因此要求有很強的服務性。物流係統采取送貨、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務性的體現。在技術方麵,近年來出現的“準時供貨方式”“柔性供貨方式”等,也是其服務性的表現。

2)快速、及時(Speed)目標

及時性不但是服務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對物流提出的要求。快速、及時既是一個傳統目標,更是一個現代目標。其原因是隨社會大生產發展,這一要求更加強烈了。在物流領域采取的諸如直達物流、聯合一貫運輸、高速公路、時間表係統等管理和技術,就是這一目標的體現。

3)節約(Spacesaving)目標

節約即有效地利用麵積和空間。節約是經濟領域的重要規律,在物流領域中除流通時間的節約外,由於流通過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使用價值,所以領先節約來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對產出的重要手段。

4)規模適當化(Scaleoptimization)目標

以物流規模作為物流係統的目標,是以此來追求“規模效益”。生產領域的規模生產是早已為社會所承認的。由於物流係統比生產係統的穩定性差,因而難於形成標準的規模化格式。在物流領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係統,研究物流集約化的程度,就是規模優化這一目標的體現。

5)庫存控製(Stockcontrol)目標

庫存控製是服務性的延伸,也是宏觀調控的要求。當然,也涉及物流係統本身的效益。在物流領域中正確確定庫存方式、庫存數量、庫存結構、庫存分布就是這一目標的體現。

任務三 第三方物流費用、質量、服務管理

10.3.1 第三方物流費用管理

企業經營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益。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途徑是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控製是對成本限額進行預算,將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限額加以比較,糾正存在的差異,提高物流活動的經濟效益。

1)物流成本管理與控製係統的組成

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製由兩個部分組成:物流成本管理係統、物流成本的日常控製係統。

一是物流成本管理係統。物流成本管理係統包括物流成本核算層、物流成本管理層、物流成本效益評估層三個層次:物流成本核算層、物流成本管理層、物流成本效益評估層。

物流成本核算層的主要工作包括:

①明確物流成本的構成內容;

②對物流總成本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配與歸集核算;

③明確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層是指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上,采用各種成本管理與管理會計方法來進行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製。

物流成本效益評估層是指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再進行物流係統對企業收益貢獻程度的評價,並進行物流係統經濟效益的評估。

我國物流成本管理還處在物流成本核算層,還沒有到後兩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