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英國禮儀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 UK )。“不列顛”在凱爾特語中為“雜色多彩”之意,因有部分不列顛人遷居法國,故將本土稱為大不列顛。麵積24 .41萬平方公裏,人口約6 060萬。首都是倫敦,官方和通用語均為英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亦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和蘇格蘭教會(亦稱長老會),另有天主教會和佛教、印度教、猶太教及伊斯蘭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1972 年3月13日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一、相見禮儀
英國人使用最多的見麵禮是握手禮。戴著帽子的男士在與英國人握手時,最好先摘下帽子再向對方示敬。切勿與英國人交叉握手,因為那會構成晦氣的十字形。他們待人客氣,禮貌用語天天不離口,即便是家人、夫妻、至交之間,也經常使用禮貌用語。他們喜歡稱呼對方的榮譽頭銜,至少也要鄭重地稱呼對方“閣下”“先生”“女士”“小姐”。與英國人交談時,應注視著對方的頭部,並不時與之交換眼神,同時要注重用“請”“謝謝”“對不起”等敬語。
在正式社交場合,他們重視禮節與風度。關心、尊重、照顧婦女,注重儀表服飾被認為是有紳士風度,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崇尚寬容,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與人進行爭吵,很少當著外人的麵發脾氣。
在社交活動中,英國人比較坦率直爽,不愛繞彎子,不喜歡寒暄話。他們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做法往往是一成不變的,與人相處相對比較謹慎保守。在待人接物方麵,他們講究含蓄與距離,一般不善表達,不外露感情,不愛張揚。他們很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奉行“不問他人是非”的信條,也不願接納別人進入自己的私人生活領域,他們把家當成“私人城堡”,不經邀請誰也不能進入,甚至鄰裏之間也絕少往來。非工作時間即為“私人時間”,一般不進行公事活動。若在就餐時談及公事更是犯大忌而使人生厭。英國人日常生活絕對按事先安排的日程進行,時間觀念極強。
二、服飾禮儀
英國人很注重儀表,講究風度、氣質,尤其是英國男士,他們向來是紳士的典型代表。在穿戴上,英國人是最講究的。英國人的穿衣模式受到許多人士的推崇。在交際應酬中,他們非常重視“紳士”“淑女”之風。男士凡外出參加社交活動,都要穿深色的西服,女士則著深色西式套裙或素雅的連衣裙,莊重、肅穆的黑色服裝往往是他們的首選。
在英國參加正式的宴會時,著裝方麵一定要注意這樣四個要求:①忌打帶條紋的領帶;②忌不係長襯衫袖口的扣子;③忌穿涼鞋;④忌淺色皮鞋配深色西服。
三、餐飲禮儀
英國人通常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午茶點和晚餐,晚餐為正餐。英國人對早餐非常講究。餐館中所供應的早餐餐點種類繁多,有果汁、水果、蛋類、肉類、麥粥類、麵包、果醬及咖啡等。晚餐對英國人來說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們選擇的用餐時間通常較晚,而且都是邊吃邊喝邊聊,以促進用餐人之間的情誼,一頓晚餐可能要花上好幾個鍾頭。此外,他們還很講究喝早茶與下午茶。他們不喜歡上餐館,喜歡親自烹調美食。
英國人一般較喜愛的烹飪方式有燴、燒烤、煎、炸。平時以英法菜為主。他們對牛肉有特別的偏好,“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被譽為國菜。在肉類、海鮮、野味的烹調方麵均有獨到的方式。使用刀叉時,他們也一絲不苟。在切割食物時,必須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從左向右,切好一塊,送入口中一塊。他們的飲食禁忌是不吃狗肉,不吃過鹹、過辣或帶汁的菜肴。
英國人喜歡喝酒,許多人愛喝蘇格蘭威士忌或琴酒,進餐前習慣先喝啤酒或威士忌。他們在飲酒上的花費支出較多,但一般很少自斟自飲,而是喜歡去酒吧飲酒,因此,酒吧在英國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