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論· 皮斯.奧妙.人體語言[M].汪福洋,編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
[2]卡特琳· 裏娃.女性的目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讓· 塞爾.西方禮節與習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西蒙· 波伏娃.女性的秘密[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公司,1988.
[5]梅樂勒· 塞恩.男人的感情世界[M].北京:書海出版社,1988.
[6] H.R.姚斯, R.C.霍拉勃.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 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
[7]朱利葉斯· 法思特.論行為———行為語言的奧秘[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88 .
[8] P.B鄧斯,E.N.平森.言語鏈———說和聽的科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
[9]埃裏希· 弗海姆.人心———人的性惡天性[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10]赫伯· 戈德伯格,漢瑞特· 布莉卡.陰陽合璧男女之間[ M].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 .
[11]赫伯· 特魯.論幽默———幽默就是力量[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88.
[12]莉薩· 斯岡茨妮,約翰· 斯岡茨妮.角色變遷中的男性和女性[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
[13]詹姆斯· 迪茨.男性的困境[M].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
[14]珍尼特· 希伯雷· 海登,B.G.羅森伯格.婦女心理學[ M]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6 .
[15]朱利葉斯· 法思特.人體語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16]宮城音彌.人性剖析[ M] .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88.
[17]能見正比古.血型與性格[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8.
[18]石川弘義.女性的身態語言[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19]石川弘義.如何說“不”———拒絕別人的語言藝術[ 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7 .
[20]石川榮吉.現代文化人類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8.
[21]小林左枝.男性心理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
[22]齋藤茂太.女性的心理騷動[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
[23]卡爾· 榮格,等.人類及其象征[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
[24] A.P.盧利亞.神經語言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5]安德烈耶娃.社會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
[26]拉爾夫· 皮丁頓.笑的心理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