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黃色的尿液有股臊味兒(1 / 1)

小朋友對尿液一定不陌生吧?它是一種黃色的液體,樣子就好像……好像……好像啤酒一樣!但尿液中有一股說不上來的怪味兒,這股怪味兒是哪來的?尿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是黃色的?

尿是怎麼形成的?

尿液,小朋友都不陌生,知道它是人類新陳代謝必須排出體外的液體。不過,尿液是怎麼形成的,就不見得人人都明白了。

尿液是在腎髒中形成的,腎髒位於腰的後部脊柱兩邊,形狀像顆蠶豆,有拳頭那麼大,是我們人體五髒之一。

腎的內部是腎單位,每個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內有腎小球,那是一團毛細血管,與全身的血管相通,當血液流過腎小球時,它的作用就像是一個篩子一樣,把血液過濾,血液中的雜質和多餘的水分被過濾出來,流到管子一樣的腎小管中,這些就是尿液。

腎內部有無數個腎單位,這樣就有無數個腎小球和腎小管。它們每時每刻都在工作,把產生的尿液集中在一起,流到腎盂(yú)中,再通過尿管流到膀胱中。

膀胱是一個暫時儲存尿的地方,等尿液達到一定量時,膀胱就會脹大,膀胱上的神經就會告訴大腦想尿尿的信息,等到了廁所,大腦就會告訴膀胱可以排尿了,膀胱的頂部肌肉開始收縮,尿液就衝出體外啦!

尿一定是黃色的嗎?

正常人的尿液呈淡黃色,每晝夜會排尿液1000~2000ml,一般排尿液1500ml左右。如果尿量突然增多或減少,表示身體不正常,尿的顏色也會跟著改變。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尿液的顏色,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了什麼病。

患病的人尿液會像彩虹一樣,有紅、黃、棕、綠、藍、白、黑等多種不同顏色。紅色的尿液最常見,是泌尿係統出現損傷時產生的血尿,或者肌肉受了嚴重的擠壓,肌肉中的紅蛋白進入血液,紅蛋白透過腎小球跟著尿液一起排出,這時的尿液呈暗紅色;一些肝膽病人特別是黃疸(dǎn)病人的尿,會呈現像濃茶一樣的黃褐色。

雖然尿液的顏色可以告訴我們得了什麼疾病,但也不能看到尿液有顏色,就嚇得驚慌失措,有時你吃食物的顏色、吃藥的顏色都會使尿液變色。小朋友可以注意觀察,當你吃了很多胡蘿卜後,尿就會呈現出黃亮的顏色啦!

尿中的臊味兒是什麼?

初生嬰兒的尿液是沒有什麼氣味的,因為他(她)隻吃媽媽的奶,沒有什麼特殊物質進入體內。隨著年齡增長,尿液都會有一股臊臭味,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尿液中含有尿毒的緣故。這種臊味兒,其實就是尿毒的味兒!

不過,尿液有時也會出現其他氣味,如有時會出現氨水氣味,或腐敗的腥臭味,這是因為尿在體內已被分解,是患膀胱炎等病的表現。有時尿液會出現蘋果香味,這一般是糖尿病酸中毒,或饑餓所致。

上麵所說的大部分情況,都是患病後常見的尿液特征。但有時也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吃大蒜、蔥頭或帶特殊氣味的藥物,也會使尿液有特殊的氣味。尿中含有什麼成分?

有人說,尿液是汗水的另一種形式,這句話是可信的。但尿液和汗水中所含的物質還是有區別的。

尿液中的水分占96%~97%,汗水中的水分占90%左右;汗水中的其他物質是蛋白質之類,而尿液中的物質是尿素、尿酸、肌酐(gān)、氨等非蛋白氮化合物和硫酸鹽等。正常人每日排尿量約1500毫升,其中500毫升為基本排水量,伴隨代謝產物排出,剩下的是機動排水量,隨每日進水量的增減而變動。如果你喝的水多,形成的尿液自然也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