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禁煙大臣林則徐(1 / 1)

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在廣州,你會看到不少紀念同一個人的雕像和紀念館,他就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

林則徐從小受到做私塾先生的父親的良好教育,年輕時就高中舉人並為朝廷重用,自踏上仕途之時就立誌做一個濟世匡時的正直官吏。幼年時因為家境困窘,他每天去私塾之前都要拿母親和姐妹製作的手工藝品到店鋪寄賣,放學後,再到店鋪收錢交給母親。貧苦的童年,使林則徐直至日後升至高官都保持著清廉儉樸的好習慣。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急欲打開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而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隻許可在廣州一地與外國通商。中國封建經濟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進口的工業品在國內沒有銷路,於是外國商人轉向了罪惡的鴉片貿易。鴉片是一種摧殘人體的毒品,會使人吸食成癮,這就使鴉片交易始終保持著6倍以上的高額利潤。於是西方國家開始向中國全力傾銷鴉片,僅在清道光帝執政的頭15年間,就造成了6000萬兩以上的白銀外流,全國染上煙癮的人達200多萬,而廣州也成為外國煙販的販毒中心。1838年,廣州地方政府要處決一個中國的鴉片販子,英國煙販竟然出來阻撓,這激起了廣州人民的義憤。1839年2月,1萬多名群眾遊行示威,聲討外國煙販幹涉中國內政的罪行。

麵對國計民生的惡化,林則徐再也看不下去了。1838年8月,他在湖廣總督任內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聲疾呼:如果再不嚴禁鴉片,那麼幾十年後,中國幾乎沒有可以派出抵抗敵人的軍隊,而且沒有可以作軍餉的白銀,國家就被鴉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過鴉片,親身感受過洋煙的毒害,林則徐的奏章使他觸目驚心。於是他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

去廣州之前,林則徐就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廣州受鴉片毒害的情況,並派人先去暗查各家煙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林則徐於1839年3月抵達廣州。外國的煙販和勾結他們的洋行商人,起初並沒有把林則徐的到來放在心上。因為此前朝廷派來禁煙的清朝官員都愛錢,隻要花上銀子,沒有過不了的關。於是,他們又故技重施,派了代表去求見林則徐。

可這一回,煙販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林則徐聽完了煙販代表的來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錢,隻要你的腦袋!”他命令來人回去告訴外國鴉片販子限期繳煙,並寫保證書保證今後永不夾帶鴉片,否則一律處死。他還嚴正聲明:“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隨即寫了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高掛在自己的府衙,意在告誡自己,要廣泛聽取各種不同意見並勉勵自己堅決杜絕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樣剛正不阿、挺立世間。

1839年3月19日,林則徐下令禁止外國人離開廣州,3月21日下令包圍商館,3月22日下令查拿外國鴉片商人頭目、英國大煙販顛地。

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把顛地藏匿在商館裏,拒不交出,還狂傲叫囂,以戰爭相威脅。林則徐毫不畏懼,傳令封鎖了黃埔一帶的江麵,又派兵包圍了商館。廣州的百姓們都紛紛自發加入巡邏隊伍。商館斷水斷糧,義律再也無法頑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約2萬箱鴉片。

由於林則徐堅定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到5月18日,共收繳煙土約120萬千克。

繳煙獲得了完全的勝利,但如此巨量的鴉片的處置過程,又是一件浩大複雜的工程。在禁煙繳煙的這些日子裏,林則徐深深感受到百姓因為吸鴉片而家破人亡的痛苦,狠下決心一定要將這些東西趕出中國的土地。他上奏道光帝,請求驗明實物數量,然後焚毀。

1839年6月3日是曆史上激動人心的一天,這一天,林則徐下令將所繳鴉片在虎門海灘上全部當眾銷毀,並帶領大小官員親自監督。他派人在虎門海灘的高處挖了兩個長寬各50米的大池子(池壁有洞與大海相通),再在池中放入海水,將鴉片投入海水中浸泡半日後,再加入生石灰。生石灰能使水沸騰,把鴉片銷毀。

當一箱箱鴉片被投入裝滿海水的大池子中,再倒入生石灰,頓時池水沸騰,濃煙滾滾,鴉片化為灰燼。成千上萬圍觀的群眾見此情景,都發出了春雷般的歡呼聲。一批鴉片被焚毀,池壁通向大海的洞被打開,咆哮的海水卷走了銷毀的鴉片,待池子衝刷幹淨後,又投入一批鴉片繼續浸泡。

就這樣,經過23天,繳獲的鴉片才被全部銷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虎門海灘那23天裏,每天都有上萬人觀看銷煙,人們無不拍手稱快。甚至連一些外國人看到這情形,也對林則徐的禁煙之舉表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