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某一個學員星期六晚外出,回營晚了1分鍾,這樣他便會被記過7分。他的紀律記錄可能很好,這個“過”對他來說沒什麼。但也有可能他本來可以離開西點去過周末,好好享受一番,卻被這7分衝掉了。更有甚者,這7分也可能使他超過一個許可的過錯定量,從而使他被學校開除。在西點校史記錄中,有因超時1分鍾而被學校開除的例子。
西點紀律的嚴格或嚴厲人所共知,而且花樣甚多,令人頭暈目眩。對高年級學員來說,一個月中如被記過9次,就意味著失去享受周末的權利。如被記過超過每月的最高限額--13次,則每超過1次就將受罰,至少要在空地上走1個小時,一般要扛著步槍不停地走1小時。
處罰的手段還有“普通禁閉”和“特別禁閉”。“普通禁閉”是對正在參加校際運動會的運動員采取的,是用來代替罰走的一種懲罰,受到“普通禁閉”的學員在正常享受特權的時間內必須留在自己的寢室裏。“特別禁閉”用於那些被軍校官員認為犯有特別嚴重過錯的學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正規的公司肯定都會有完善的公司章程,這是維係一個公司正常運作的紐帶。如果公司沒有嚴格的紀律就會使公司處於鬆散狀態,長此以往,公司會逐漸衰敗下去。試想,公司的員工如果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把公司當成旅館,這樣的公司還有前途嗎?而且這對員工本身也無任何好處,他會把這種散漫帶給客戶,造成自身的信用危機。
畢業於西點的喬治·巴頓將軍除驍勇善戰外,還以森嚴的軍紀治軍而聲名遠揚。一個戰場指揮官假如不執行和維護紀律,那就是潛在殺人犯;指揮官的放肆言詞是煆煉學員的手段之一,“沒有粗俗勁就無法指揮軍隊”。為此,巴頓從日常作風抓起,以達到軍容嚴整,作風過硬。
首先,巴頓從自己做起,他始終是衣冠整潔、合體,以他獨有的軍人風度,給人們一個雄壯威嚴、神氣勇猛的形象。
其次,為了做到令行禁止,巴頓時常親自出去抓一小撮違令者,以強製部下遵命守紀。1942年3月,盟軍第2軍在北非同德軍作戰中吃了敗仗,士氣低落,紀律渙散,士兵們穿著各式各色的衣服,軍容不整。巴頓調任軍長後,立即著手抓紀律和整頓軍容。他命令全軍上下包括技師、護士在內都必須戴鋼盔、打綁腿和係領帶。為了實行著裝條例,巴頓製定了著裝方麵的罰款製度,對那些違紀軍官罰款50美元,士兵25美元。巴頓還經常到士兵宿舍檢查內務,並鞭抽貼在牆上的裸體女像。
嚴格的紀律在7天之內便使第2軍重新振作起來,進入了戰鬥狀態。後來在蓋塔爾戰役中一舉打敗了德軍。
可見,要培養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首先就要從軍隊的紀律抓起,以法治軍、以規治軍才能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嚴格的紀律,有法必依,令出必行,不僅是將帥的性格,也應是管理者必備的素質。
英特爾公司總裁格魯夫的開會方式是:直截了當、果斷,而且涵蓋一切基本要點。雖然有員工批評他不如前任精明能幹,但批評者對於他嚴格的紀律,掌握契機的毅力,以及卓越的管理能力,均給予很高的評價。在一次會議上,他曆數每位經理的過失,竟然博得全體經理起立喝彩。
沒有製度,職權就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有了製度,職權就如同火乘風勢,能更有效地發揮出威力。離開了職權及其行使,製度也難以形成;借助職權,更有利於建立起嚴格的製度。公司的管理製度總是在長期實踐經營中靠自己的主觀努力和客觀影響,靠自己的言行、能力、業績等產生的,不是自然而然地產生的,也不是靠人吹起來、捧起來的。
在西點,從學員的選拔錄取、淘汰到學員的日常生活、行為準則、服裝與儀表、營房與宿舍,人身與財產安全、聲名、假期、教學程序、待遇與特殊待遇等都作了詳盡、明確的規定。這些規章製度像是高懸的達摩之劍,隨時都可能刺向違規者,對於學員的行為有著很強的約束力。
製度是嚴明的,有時甚至是殘酷的,尤其對新學員,他們幾乎沒有做出任何決定的資格。但他們知道,任何西點人都要過這一關,他們也能。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是,沒有製度的約束,自由就會泛濫成為墮落。在公司中的員工不要把製度當成洪水猛獸那樣恐懼。英國克萊爾公司在新員工培訓中,總是先介紹本公司的製度,首席培訓師加培利總是這樣說:“製度就是高壓線,它高高地懸在那裏,隻要你稍微注意一下,或者不是故意去碰它的話,你就是一個遵守製度的人。看,遵守製度就是這麼簡單。”
製度的鑰匙就是了解和自尊。在公司中能夠深達員工心靈的是具有價值的意願,讓他明白,努力奮鬥能排除心中怨恨。創造性的製度,能使上級與下屬之間更加融洽。它也能使已犯過錯誤的員工和將會犯錯的員工之間,在自尊上相互感應。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我們自己首先要自律,才能將製度有效地加諸於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