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從司隸從事一直做到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他做官幾十年,確實為人民為國家做了不少好事。

)3.指鹿為馬

[釋義]指著鹿說是馬。比喻公然顛倒黑白,歪曲事實。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同義]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例句]林彪、“四人幫”不顧曆史事實,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真是罪大惡極。

[故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即位。他每天都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不理政事,把朝廷中的大權都交給寵臣趙高處理。

宦官趙高並不懂什麼治理國家、為民造福的大道理,隻是一個陰險、有野心的小人。他借著秦始皇暴死之機,偽傳聖旨,害死賢德的秦始皇長子扶蘇,改立荒淫無能的秦二世,自己也借此得到了大權。

但是趙高的目的並不止於此,他還想當皇帝。所以他一方麵哄騙討好秦二世,一方麵樹立自己的權威,拉攏朝臣,結黨營私,把不服從自己的人都除掉。有一次他想出一個詭計,用來測試朝臣中有誰反對他。

這天,秦二世難得上了一回早朝,群臣朝拜已畢。趙高命人牽來一隻鹿,然後對秦二世說: “陛下,臣剛剛得到一匹寶馬馬,不敢自己享用,特獻給陛下。”秦二世一看,笑著說:“你在開玩笑吧!這分明是一隻鹿啊,你怎麼能說是一匹馬呢?”

沒想到趙高卻非常鄭重、嚴肅地說道: “陛下,臣怎麼敢與您開玩笑!這的的確確是一匹馬,不信您可以問問在場的這些官員們。”

秦二世聽說也就疑惑起來,便向在殿上的朝臣們詢問: “你們說這究竟是鹿還是馬?”

群臣終於明白了趙高“指鹿為馬”的用意,那些巴結奉承他或是畏懼他的人,都連忙說到: “當然是一匹馬了,而且是日行千裏的寶馬良駒,怎麼看都不像是鹿嘛!”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見此十分氣憤,有人怕遭陷害,又不想順著趙高胡說,所以就一聲不吭,也有人不畏邪惡,直言是鹿。趙高就把這些說是鹿的人暗暗記在心中,不久,他便找出各種借口,把這些人殺害了。

)4.誌大才疏

[釋義]疏:稀鬆,淺薄。誌向很大,但才能不夠。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

[同義]眼高手低好高騖遠

[反義]腳踏實地

[例句]他這個人誌大才疏,好高騖遠,並沒有什麼真本領。

[故事]西晉末年,司馬睿廣收良才。其中有個叫周凱的人投靠在司馬睿門下,他還有兩個兄弟叫周嵩、周謨,他們和老母親一家人團聚在建康。全家人其樂融融,天天歡歌笑語。

一年的春節,周母把三個兒子召集在一起,共同祭祀祖宗後,周母倒了三杯酒分別遞給三個兒子,興高采烈地說道: “周家受祖宗保佑,你們兄弟三個都為朝廷效力,母親臉上也感到光榮。”

二兒子周嵩是個直言直語的人。他聽到母親這番話,便把酒一飲而盡,然後長跪在周母麵前,淚流滿麵地說道: “不是孩兒掃母親的興,將來未必像母親想得那麼好。官場如戰場,到處是陷阱,充斥著血腥。伯仁(即周凱)為人正直,誌向大而才氣短,名望重但見識淺,恐怕日後會遭殺身之禍,孩兒我性格剛烈、高傲,不被奸滑之人所容納;倒是阿奴(弟弟周謨)老老實實,會長久侍奉母親。”

後來,晉湣帝在長安被北方匈奴俘虜,西晉滅亡。司馬睿在建康被群臣擁立幣爾帝,史稱晉元帝,東晉王朝由此建立。王導、王敦、周凱等做了大官。

大將軍王敦因不滿司馬睿壓製王氏勢力,起兵謀反。他的族弟王導是丞相,怕牽連自己,趕緊進宮請罪,並請求周凱代為說幾句好話。周凱當時沒有理他,可是卻在元帝麵前讚揚王導的忠誠,並且特意上了一道奏折。王導卻記恨周凱不替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