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最早的敞肩拱橋(1 / 1)

我國河北省趙縣城南5裏的膠河上,有一座千古獨步、優美秀麗的大石橋,它就是中外聞名的趙州橋。趙州橋為隋朝工匠李春、李通等建造,是我國現存最古的一座石橋,距今大約已有1370多年的曆史。它不僅造型美觀,結構別致,並且在世界橋梁工程史上首開敞肩紀錄,象趙州橋那樣的敞肩拱橋,歐洲一直到19世紀中葉才出現,比我國晚了1200多年。

趙州橋橋麵寬約10米,兩邊行人,中間走車。橋的全長5082米,淨跨3702米,但拱矢(即橋洞的高度)高度隻有723米。這樣,一方麵橋身低,坡度小,人來車往方便省力;另一方麵由於橋洞的跨度大,船隻的往來可以行動自如。在大拱的雙肩還對稱地踞伏著4個小拱,平均淨跨分別為4米和272米,這個傑出的創造不僅可以減輕橋身的重量,讓橋基的負載大大減輕,節約材料,降低造價;同時,在膠河漲水時還可以分洪緩衝,有助於橋身的穩固。橋側麵的42塊欄板上,刻有龍獸之狀的浮雕,它們有的奔馳,有的纏繞,有的戲鬥,有的簡直就好象要從欄板上竄出來一樣,活龍活現。欄板之間的44根望柱,大多數形似竹節,中間數根頂柱上雕塑著獅首石像。在仰天石和龍門石上,還分別裝飾著蓮花和龍頭,栩栩如生。整個橋的造型既穩重又輕盈,既雄偉又秀麗,遠遠望去,就好象一彎新月剛剛露出水麵,真是“奇巧固護,甲於天下”。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不遠萬裏前來觀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