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最長的運河(1 / 1)

我國的南北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長1782公裏,是巴拿馬運河的20倍,是蘇伊士運河的10倍,是世界三大運河中最長、最古老的一條。

我國的大運河在曆史上曾有三次較大的開鑿工程。最早在春秋時代,由吳王夫差在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溝通長江和淮河的“邗溝”。第二次則是隋煬帝時的修建,這次工程最大,共分四段進行。公元605年修通濟渠,從洛陽西苑通到淮水邊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同年疏通擴大了邗溝舊道,南起江都,北至山陽。公元608年從通濟渠向北延伸,通涿郡(今北京市)開永濟渠,南接黃河。公元610年在長江以南開了一條江南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直達錢塘江邊的餘杭(今浙江杭州)。這樣,前後用了不到6年時間,大運河全線工程告成,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北抵華北平原,南達太湖流域,成為全國第一條貫通南北的運輸大動脈。第三次是在元朝。自公元1281年起開始分段開鑿新的大運河,至公元1292年在著名水利工程家郭守敬主持下,京杭大運河全線通航。至此,從公元前486年開邗溝起,到通惠河竣工止,先後經曆了1779年,才形成了現在規模宏大的京杭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