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美國“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1 / 1)

該級航空母艦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批設計製造的航空母艦,也是首次為搭載噴氣式飛機而設計的航空母艦,通常攜載各型飛機80餘架。機庫高76米,相當於三層甲板空間的標準高度;庫內麵積約7000米,可停放編製飛機的一半,其容積約占全艦總容積的10%。

該級航空母艦取消了戰前航空母艦普遍采用的在甲板中心線處口設置飛機升降機的作法,而首次采用在艦體舷側設置升降機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具有結構簡單,不占艙室有效空間,不妨礙飛機的正常起降,不影響甲板結構強度等優點。

該級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為81160噸,航速33節。首艦於1952年7月開工建造,1955年10月正式服役,共建4艘。主要作戰使命是實施遠洋作戰,奪取作戰海區的製空權和製海權;襲擊地麵目標,支援登陸作戰;攻擊和消滅敵方的水麵艦艇編隊和運輸船隊;封鎖海峽、港口和基地,切斷敵方的出海口和交通運輸線等。

後來,根據作戰任務需要,又全部被改為多用途航空母艦,除用於執行上述使命外,還被用於攻擊敵方的潛艇部隊。為此,航空母艦上增設了相應的反潛設備,減少了部分攻擊機,搭載了部分反潛機。除此之外,該級航空母艦還一度被考慮用作戰略核打擊兵力,搭載可攜帶核武器的飛機。

該級航空母艦服役後,除參加了越南戰爭外,在美國航空母艦外交中也多次擔任重要角色。1983年,該級航空母艦“獨立”號曾參加對勵口拉瓜的封鎖和軍事隔離。同年7月,又悍然出兵入侵格林納達。該級航空母艦經過多次現代化改裝後,作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