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梨花、明秀終究沒有放棄尋找,好多年也沒有任何關於李信的消息,李信也從此就再沒有了蹤影;明秀也再沒有出嫁,一直陪著少東家奶奶梨花;梨花的診所一直開到1947年;張敏之來蘭州之前就加入了共產黨,所以在蘭州幹了不長時間,就悄悄地領著一家人走了,聽說是到武威去了,夫妻兩人在1936年協助西路軍西征,不幸在戰鬥中雙雙殉職,隻有四歲的張小玉被當地人收留,明生托人花了很長時間才在張掖找到這個孩子,孩子領回來之後就住在梨花家裏,後來明秀收養了,並正式認作自己的女兒,母女兩個相依相偎,後來小玉書念得很好,對養母也很孝順,參加工作後得到父親朋友的很多幫助。

雨霖1937年黃埔畢業之後,就被編入鄂州駐防軍,後來接受組織的建議,與自己的同學兼妻子王玉琴一起到武漢加入了新四軍的組建工作,後來又被派往新疆從事秘密工作,1942年被秘密殺害,1947年王玉琴才知道雨霖被殺害的消息,這時候他們的女兒已經七歲了。

明生一直在蘭州警察局工作,期間順利地放走了雨軒、雨梃二兄弟,但雨梃的幾個同學卻遭到了鎮壓,雨梃後來到延安參加了敵後抗日工作,雨軒回到靖遠組織了當地的地下支部;李泉一直在靖遠搞教育,先是靖遠簡師,後來又搞中學教育;明生後來被當作反革命給鎮壓了,揭露明生的是一個叫尕三子的人,這個尕三子一直認為是明生告密了,才逼迫張敏之離開蘭州的;明生的父親一直住在李家塬,最後由於明生的原因被當作反革命家屬勞改了一回,回來後一直是村裏的反動分子。

白承文師範畢業後,就回到新城辦學堂,後來到寧夏參加了革命,解放後任了一屆會寧縣的縣長,後來到蘭州,對尕舅奶以及雨環、雨芬、雨莉都照顧有加;二老爺維賢1952年在家裏去世,敏之的母親後來回到天水的萍之那裏,由張萍之一家人養老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