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三、過年了
山丹在醫院上班時,雖然每都累得不輕,但會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愛戴,如今身在衙門,身不由己,會受到一些委屈。
但已經做出選擇,就沒有回頭路可走,怎麼樣都要咬牙堅持下去。況且,山丹篤信一句話: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蓮花可出淤泥而不染,自己寧願是那一支高潔的蓮花,不會被汙染,更加不會墮落。
日子也就這樣平平淡淡過來了。
眼看著春節臨近,玉放了寒假,但顧海平的寒假還遙遙無期,雖然上的是基礎理論課,但下學期就要開始進入博士課題,時間對於他而言永遠不夠用。
好不容易等到離除夕隻有五時間才得到確切消息:臘月二十八放假,正月初八到校,然後進行課題開題儀式以及跟導師臨床學習安排。
顧海平急急忙忙買了一張機票趕回家,好在城市的春節什麼都不用準備,都是現成到市去購買,還有單位放的年貨,所以春節過得慵懶和富足。
顧海平是個十分整潔、幹淨的人,看不得一點點髒亂,平時什麼東西都是條理清楚。所以顧海平一到家就開始幫山丹進行大掃除,雖然平時家裏都是幹淨整潔的,但高處比如櫃子上,門頂和窗玻璃、紗窗山丹都擦不幹淨,還有夏使用的電風扇都是山丹不會清潔的地盤,所以,這些都是顧海平的專項。
忙了一整,終於窗明幾淨,顧海平也累得夠嗆。
山丹煲了一鍋牛奶海魚湯,給顧海平和玉一起補補身體,它對人的脾胃的補益很是擅長。
吃慣了大塊的牛羊肉,如今要適應永城清淡、細薄的飲食,著實叫山丹很為難,沒有家鄉的一點點相似之處,一切都重新學習,好在顧海平也習慣吃家鄉菜,所以山丹經常用南方食材做出北方的菜肴。
因為一直住校上學,山丹對烹飪都是大學畢業後慢慢學起來,好在她資聰穎,學什麼都很快,所以看過朋友、同學煮清淡的南方菜,山丹便可以隨手學來,慢慢地也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做法。
隻是顧海平很抵觸南方寡淡的飲食習慣,所以到了冬,山丹會從市在實行打折時買幾十盒家鄉的涮羊肉片,冷凍在冰箱,時常做火鍋吃,南方食材豐富多樣,這讓家鄉單調的羊肉火鍋得到很大改善,比如加入各種薯類、菌類、還有新鮮的蘿卜、油果……各種時令蔬菜等。所以氣冷時,在永城幾、十幾、甚至一整個月都不見太陽的陰雨,吃一餐暖暖的火鍋真是人生的一種享受。
永城的同學朋友常常問山丹同一個問題:“北方零下二三十度的溫度,你們怎麼受得了?”
其實,一輩子生長在南方的人根本不懂得南方陰冷潮濕的冬比北方難過了許多。
南方的冬多陰雨連綿,溫度隻有幾度,甚至接近冰點,但完全沒有取暖設備,家裏甚至比屋外冷,人進門都不能退去臃腫的衣服,或許還得加衣。
但無論穿多少衣服,那侵入骨髓的寒冷都無法抵禦,哪兒哪兒都是潮濕冰冷的。
清洗的衣服一個冬都幾乎不能自然幹燥,要用電吹風、電暖氣、烘幹機幫忙方能上身。
而北方的冬卻好過得多:無論鄉下還是城市都有相應的取暖設備,城市暖氣到十一月份都已經開始供暖,一直到來年的五一。整整半年家裏都是暖融融的,到外麵走一圈,穿好羽絨服、戴好帽子、手套、鞋子,也一點不感覺到寒冷。
因為北方的氣幹燥,衣服在身體外麵被暖和了以後不用消耗額外的熱量來對抗潮濕,所以穿好衣服,零下二三十度身體仍然是熱乎乎的。
鄉下的取暖設備相對簡單,一個大大的火爐。反正北方煤炭盛產,所以便宜。家家都是入冬就開始架起火爐,爐子上架上一把銅壺,裏麵的水咕嚕嚕地響著,冒出氤氤氳氳的水汽,這是一直深入山丹腦海的美麗溫馨畫麵,那一份溫暖和諧以及安寧都在山丹童年的記憶裏。
然後,放幾個土豆、肉包子、饅頭在爐子上麵,熱氣騰騰、外焦裏嫩,美味無比,也是山丹記憶深處一直不曾忘記的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