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我們沒有病變的健康人或者亞健康狀態的人群,都要積極養生,防病於無形。那麼,我們就要從日常的情誌管理、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結合環境、氣候的變化來調劑。最簡單、最適宜的是陰陽平衡和飲食平衡。這樣起來便要聯係到中醫思想上來,而我以為也常常這樣講:中醫不僅僅是一門醫學,它更是一門哲學,它包羅萬象,除了神奇的醫學效果,還包括了做人的哲理在裏麵,比如你的德行不能虧損,一旦虧損便受製於情誌,情誌的改變影響到身體的正常運轉,身體不能正常運轉,必將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再比如:中醫把心作為主官而非腦,就在於他認為心是軀體之中心和核心,大家想想,平時我們有些情緒的變化,是不是會感到心髒的難受?雖然現在所的心並非中醫所言的‘心’,而我們從形而上的中醫哲學來看便是精神的統領。對不對?”顧海平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而禮堂裏的一千多號人,都在顧海平抑揚頓挫的語言中默默傾聽、默默思考,這些人大多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都會或多或少地理解和讚同顧海平的理念。
顧海平所言都是實實在在的、淺顯易懂的道理。如今活生生的病例就在這裏,不由得他們不信。
大家也暗暗佩服一個剛出頭的年輕人,對中醫和中華文化如此熟稔和駕輕就熟,足可以看出他對中醫的熱愛以及人的智慧和為之付出的努力。
韋院長和周政委都坐在第一排,就顧海平為常慧寬求情這件事又讓韋院長震動了一回,相比常慧寬的為人處世,遠遠不如這個年輕人,看看今這個年輕人不用講稿,一個病例的彙報,簡直搞成一個學術報告會,無論從哪一點揪起一個線頭,他都會拿出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思想來闡述,知識之淵博和融會貫通之本事真是人中龍鳳。這一點上他不得不佩服周政委的識人之智,
看得出這個年輕人絕非池中之物,遲早他都會離開醫院這個池塘遊向屬於他的大海。
周政委不動聲色地坐在韋院長旁邊,得意之色都藏在心底:老韋,你跟我鬥?我就一個顧海平就頂得了你手下所有的人。他假裝不經意間瞅一眼韋院長的反應,不料想韋院長也轉臉看向他,並且向他伸出了大拇指,這讓周政委愣了一下,這分明是要冰釋前嫌、主動修好的表現嘛。周政委及時換上微笑,輕輕點頭。
“大家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易學的養生方法還是要在中醫思想指導下來進行,比如睡眠:子時之前人要入睡,子時一陽升,就是陽氣要升起來了。你不睡,陽氣就得不到升養,陽氣不足便是疾病的開始。這就又涉及到了《子午流注學》,該學是中醫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研究人體氣血運行和時間的關係。中醫認為,自然界與人是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年、季、日、時的周期變化,影響著人們的生理、病理相應的周期變化,如人的脈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我們也會有感覺:病人的病情變化多半是早晨輕、中午重、夜晚更重,這些情況和人體氣血運行有關,也就是在不同的時辰,氣血運行到不同的經絡,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響,恰如現代科學提出的生物鍾效應相似。子午流注學認為,人體氣血的運行是按照一定的時間循環無端、連成一個大的循環通道,即十二經絡的運行順序。有一歌訣是:寅時氣血注於肺,卯時大腸辰時胃,已脾心未腸,膀胱申注醞腎注,戊時包絡亥三焦,子膽醜肝各定位。我按照我們現在的計時方法給大家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