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青春的萬花筒(5)(3 / 3)

我問他:“有啥事叫你這麼惱火呢?”

他唉聲歎氣道:“我進京出差時,同事托我捎些錢回來,可我卻稀裏糊塗把別人的錢全丟完了。我真是沒有用啊!”

他妻子給我使眼色,示意我勸勸他,說:“他這人就是這樣,做錯一點事,就後悔不已,嘮叨個沒完,早晚非得病不可。”

我遞給他一支煙,並幫他點上,勸道:“算了算了,過去的事就甭提了。錢掉了,那是小偷的錯,不是你的錯。你罵自己就能把錢找回來嗎?”他回首反駁道:“你說得輕巧,錢丟了是個事,可以後別人還會信任我嗎?還敢托我辦事嗎?”

我說:“你想到哪裏去了,這完全是兩回事!”

臨走時,我再次勸道:“不要老是揪住過去的事不放!想開些!”

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曾說:“聰明人永遠也不會坐在那裏為他們的損失而悲傷,卻會很高興地迅速找出辦法來彌補他們的創傷。”生活中這樣的“聰明人”太少了。

曾聽到這樣一個淒慘的故事:

一個鄉下少婦,生下了一個白胖胖的小男孩。她的公公、婆婆、丈夫都很高興,給她買來了很多高級的、好吃的、營養豐富的東西補養身子。她內心更是歡喜異常,想著一定要養育好孩子,以報答公婆和丈夫。

可孩子尚未滿月,有一天夜裏她在睡覺時,由於睡得太酣,不小心被子蒙住了孩子的頭,將這個幼嫩可愛的小生命窒息死了。等她醒來發現時,一切都已晚了。

她頓時號啕大哭,大叫著:“是我害死了孩子!”一連幾天幾夜,她就這樣哭著、叫著,說她害死了孩子,她有罪,她該死。誰勸她也不行,很快她就瘋了。一直到現在還沒有治愈。

出現這樣不幸的事兒,對於這樣的打擊,我們一般人一時確實是難以接受。有這樣的一則寓言:

也是一位農村女人剛剛失去自己心愛的兒子,她傷心的哭泣,茶飯不思,幾欲死去。一位老人出現在她麵前,對她說:“你出去尋找,如果你找到一個家庭沒有過親人死去,沒有過痛苦經曆的,你來告訴我,我將讓你兒子活過來。”

於是她出去尋找,一家一家地尋訪,她發現無論是哪個家庭都曾有親人死去,都曾有過痛苦的經曆,有些比她更悲慘。她漸漸想通了:苦難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何必去苦苦哀傷那已失去的東西?

確實是如此,可怕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既然已經成為事實,我們再責怪自己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又如何能改變那既成事實呢?

我們唯一的辦法和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認事實,接受事實,總結教訓,並防患於未然。

美國著名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能夠接受發生的事實,就是能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在我們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不幸,遭到許許多多的挫折,當然,也會犯大大小小的錯誤。如果我們不能夠接受現實,不能夠學會自己原諒自己,我們就會背上很沉重的包袱,我們就會不斷受到痛苦和煩惱的折磨。

所以,一旦你犯了錯誤或過失的時候,請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1、把已經發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正常的,要勇敢地承認現實,接受現實。

2、不要因此後悔不已。切記,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我們誰也不能再改變過去。

3、不要因此痛責自己,而一定要學會原諒你自己,為自己找出犯錯的“借口”,也就是你犯錯的“原因”,在接受教訓的同時開脫自己。

4、不要因此否定自己。這是許多犯過錯誤的人都愛犯的慣病。自己身上有一點不是,就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而你越是在犯錯的時候,越是應當從自己身上找出更多的優點才對。

5、忘掉以往所有的過失,切莫再揭過去的“傷疤”。你應當卸下包袱,輕裝前進,趕快從自怨自責的泥潭中跳出來,朝氣蓬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和事業中去。

6、總結經驗教訓,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以及少犯其他錯誤,使錯誤對你變得也有價值。這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說的,“唯一可以使過去的錯誤有價值的方法,是很平靜地分析我們過去的錯誤,而由錯誤中得到教訓。”

十二、不要冷淡而疏忽

親情中最大的敵人是疏忽,漠不關心,一旦你擁有了它們,那麼,你就會失去親情!

書房的架子高處,放著一隻紙箱,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好東西。每當我俯案寫作,就能看到它,箱子裏是私人收藏,是些在一次次篩選丟棄中幸存的東西。小偷往箱子裏瞧瞧,保證沒他願意拿的玩意兒,裏麵任何一件東西都不值二毛錢。不過,一旦房子失火,我逃命時準帶上它。

紙箱中有紀念品,那是個小小的紙袋,一隻午餐袋,袋口用釘書釘和回形針封著,從一個邊緣不齊的豁口可以看見裏麵的內容。

這個特別的午餐袋,我已保存了14年,實際上它屬於我女兒莫莉。莫莉上小學後,每天早上熱情十足給我們大家分裝午餐,用的就是這種午餐袋。每隻袋中裝著一份三明治,幾個蘋果和買牛奶的錢。有時還有一張紙條或是一張優待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