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雲之鄉-- 新西蘭(1 / 3)

“綠色王國”

有“長白雲之鄉”美譽的新西蘭屬於大洋洲,位於太平洋南部、澳大利亞東南方約1600千米處,介於南極洲和赤道之間,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北鄰新喀裏多尼亞、湯加、斐濟。新西蘭由北島、南島、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麵積27萬多平方千米,海岸線長6900千米。

新西蘭素以“綠色”著稱。雖然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總麵積75%以上,但這裏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麵積的1/2。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新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生態環境非常好。

新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北島第一峰魯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新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麵積616平方千米,南島上有全國第一峰庫克山。

毛利人的故鄉

新西蘭的土著居民是毛利人。大約在14世紀,毛利人從波利尼西亞來到新西蘭定居,成為新西蘭最早的居民。17世紀40年代初期,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在此登陸,把它命名為“新澤蘭”。1769-1777年,英國人詹姆斯·庫克船長先後五次到新西蘭,並在這裏測量和繪製地圖。此後,英國向這片土地大批移民並宣布占領這裏,還把海島的荷蘭文名字“新澤蘭”改成英文“新西蘭”。

1840年,英國迫使毛利人酋長簽訂《威坦哲條約》,正式將新西蘭劃入了英帝國的版圖。1907年,英國同意新西蘭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但其政治、經濟、外交仍受英國控製。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根據這項法案,新西蘭於1947年獲得完全自主,但仍為英聯邦成員。

“風城”惠靈頓

新西蘭首都惠靈頓地處新西蘭北島的南部,扼庫克海峽咽喉,處於全國的中心位置,是往來南北二島的交通樞紐。

新西蘭三麵環山,一麵臨海,懷抱著尼科爾遜港,因而還是世界上最佳的深水港之一。

惠靈頓地處斷層地帶,除臨海有一片平地外,整個城市依山建築。由於惠靈頓瀕臨海灣,加之地勢較高,時常受到海風的侵襲,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刮風,因而有“風城”之稱。

惠靈頓是新西蘭的地理、文化和政治中心,該城城市緊湊,文化氣息濃厚並充滿了個性。來到惠靈頓,你可以參觀博物館、具有曆史意義的地方和美術館,包括享有很高聲譽的蒂帕帕國家博物館。另外,品嚐當地的食物和葡萄酒也是遊客不容錯過的美妙體驗之一。

陶波湖

陶波湖位於羅托魯瓦以南,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也是新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由幾千年前的火山爆發、地層陷落形成,宛如一塊鑲在群山中的美玉,美麗而靈動。湖的周圍是覆蓋著火山碎物的高原,土質肥沃,森林密布,是早期毛利人的居住地。該湖麵積達647平方千米,南北長40千米,東西最寬處27千米。湖水由湯加裏羅河等7條河流彙集而成,經東北端的懷卡托河排出。

該湖為溫水湖,冬季可以遊泳,也可泛舟。湖內有島嶼和100多個水灣與上百個淺灘,享譽世界的彩虹鱒魚釣魚區就在這裏,遊客可租船在湖中垂釣,或瀏覽湖上的秀麗景色。

湖區還有蒸氣崖和多種礦泉浴設備,20世紀60年代起開辟為水療區,現已成為休養勝地。附近更有著名的胡卡瀑布,懷卡托河在此從近250米的寬闊河床突然收斂進入不到18米寬的峽穀,急流越過12米的懸崖飛瀉而下,氣勢磅礴,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