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篇 辦理出國手續的你(1 / 3)

大家好,在本篇裏,我將具體講述一下有關辦理出國手續的禮儀規範。

不論因公出訪還是因私出國,你都會碰上一係列自己十分陌生的事情。如果憑著自己的勇氣,“跟著感覺走”,想當然地去做,而不依照規定和慣例去辦,隻會舉步維艱,南轅北轍,白費時間和氣力,甚至一事無成。

出國之前,應當進行什麼樣的準備,應該辦哪些必要的手續,或許令人頗感困惑,不知如何著手。

毋庸諱言,出國前做好必要的準備,辦齊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手續,例如,辦好護照、簽證、出境登記卡、體檢證明、“黃皮書”,以及訂好國際航班、遠洋客輪或國際列車的客票,的確是一樁比較麻煩而又容不得絲毫疏忽大意的事情。唯有對有關規定和慣例充分了解,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才會避免周折。

準備出國,首先應當申請領取用以證明本人國籍與身份的護照。

所謂護照,乃是由某一個主權國家所頒發給本國公民出入境或是在國外居留、旅行的身份證件。

出國人員不論是在出入國境,還是在國外旅行,都必須隨身攜帶本人護照,以便在有關方麵檢驗時及時出示,證明自己的身份。

從某種意義上講,護照好似一張通行證,出國時是任何人都不可離之須臾的。

目前,世界各國發放給本國公民的護照種類各不相同,有些國家還以身份證、旅行證、通行證等其他一些類型的證件來替代它。

我國當前所頒發的護照,共有外交護照、公務護照、普通護照等幾種。

在這其中,普通護照又分為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普通護照兩種。它們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其使用者的身份有所不同。

按照慣例,外交護照,主要發給具有外交官身份的駐外人員以及擔任一定職務的政府工作人員。

公務護照,主要發給因公常駐國外的工作人員和因公臨時出國的人員。

因公普通護照,主要發給因公務出國工作或訪問的人員。

因私普通護照,則主要發給我國僑民、為辦理個人私事出國的人員。

我國公費留學人員以前持因公普通護照出國,現已依照國際慣例改持因私普通護照。

由此可見,出國人員大致可以分為公務出國或因私出國等兩大基本類型。

所謂公務出國,是指國家機關、黨群組織或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出國訪問、考察、調研、洽談業務。即由國家負責出資,出國的目的是為了工作。對於因公務而出國者來說,辦理護照、簽證等一係列出國手續,均由自己所在單位或上級單位的外事部門負責,不需要自己出麵去外交部和使領館親自交涉。

所謂因私出國,即以個人出資的方式,出國去辦自己的事情。具體來說,自費留學、探親訪友、受聘就業、出國定居等等,均屬於因私出國,因此必須持因私普通護照。

無論哪一種護照,其主要內容都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出生地、性別、職業、發照日期、有效期限以及持照者本人照片。

我國目前規定:年滿16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發給護照。不滿16周歲者,可與其父母使用同一護照,必要時也可單獨發給其護照。護照的有效期為10年。

下麵,主要來介紹一下因私普通護照的辦理程序。

目前,因私普通護照由公安部門負責簽發,所以你需要它的時候應當向自己所在地的公安部門首先提出申請。

提出申請時,應同時向公安部門提交一些材料。它們包括:填寫完整、真實、清晰的《中國公民因私出國申請審批表》1份;申請人本人的居民身份證(未滿16周歲的申請人可不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並提交複印件;符合辦理護照要求的申請人近期正麵免冠彩色照片三張(其中一張貼在申請表上)。

國家公務員申請護照(含護照變更)時,往往應按組織、人事管理權限和行政隸屬關係提交其具體所在單位的意見,其他人員則無需提供其所屬工作單位或派出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