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篇 熱情有度的你(1 / 3)

大家好!本篇我將主要來談談在國外如何做到熱情有度。

眾所周知,在人際交往中,待人熱情者往往最受歡迎。法國大文豪伏爾泰早就坦言:一個人若沒有一點熱情,則將一事無成。

中國人一向以待人熱情而著稱。中國人認為,待人熱情,不僅意味著自己對待交往對象具有誠意,而且還意味著自己對對方充滿了友好、關懷與熱誠。

在國內,國人能做到熱情待人、友好交往自不待言,在國際交往過程中,我們亦須對外方人士熱情相待。實際上,這與在國內的人際交往並無多少差別。但是,我們在對外國朋友熱情相待時,必須有一個“度”的限製,即一定要切記“熱情有度”。

作為外事禮儀中的一項基本法則,“熱情有度”就是要求我們在與外方人士進行接觸時,既要注意為人熱情,以示友善之意,更要充分把握好為人熱情的具體分寸。否則就有可能事與願違,甚至會鬧出笑話。這裏所說的“具體分寸”,指的就是所謂“熱情有度”之中的“度”。

如果要對“熱情有度”進行更為準確的描述,它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在待人熱情的同時,一定要銘記:自己的一切言行,均應以不影響對方、不妨礙對方、不給對方添麻煩、不令對方感到不快、不幹涉對方的私人生活、不損害對方的個人尊嚴為基本底線。

在國外與人打交道時,若掌握不好這個限度,而去對對方過“度”熱情,就很有可能使自己不適當地“越位”,從而導致自己好心辦壞事。

具體而言,在國際交往中要想真正做到“熱情有度”,關鍵是要掌握好下述四個基本限度:

首先,關心有度。

在人與人之間,理當提倡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離開了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人人隻求利己、不講利人,人際關係就將變得冷漠無情,社會就沒有溫馨可言。

在國際交往中,對待外方人士理應表示出必要的關心。但考慮到“熱情有度”的因素,我們對其所表示的關心沒有必要“無微不至”,而是應當有意識地加以限製,此即所謂“關心有度”。

按照慣例,它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第一,無礙對方個人自由。

在一些國家,人們對個性獨立十分推崇。在很多外國人眼裏,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個人自由相提並論。沒有個性獨立、沒有個人自由,對他們而言,就等於沒有任何個人尊嚴。因此,對外國朋友所表示的關心,在任何時候都應以不妨礙其個人自由為前提。

第二,不令對方感覺不便。

對外方人士表示關心時,無論如何都不應令對方產生“多此一舉”的感覺。因此,在對對方表示關心之前,首先要明確“應當關心什麼”、“不應當關心什麼”。

就客觀效果而論,如果你想對外國朋友表示關心,理應在某些方麵有利於對方,而不應令對方感覺不便或不快,更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為之增加一些毫無必要的麻煩。

第三,勿使對方勉為其難。

對外方人士所表示的關心,在任何情況下都應恰到好處,令對方愉快地接受,甚至為此感到幸福。實際上,隻有恰當地給予對方最為迫切需要的關心,才會收到如此功效。對方所不需要的關心,就是給予得再多也沒有任何益處。

在國際交往中,我們一定要對這些問題加以注意。一旦發現自己給予對方的關心不受歡迎,就應適可而止,千萬不要“再接再厲”、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