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篇 在越南的你(1 / 2)

大家好,本篇我將向大家講述在越南時你所需要注意的具體風俗習慣與禮儀規範之要。

一提到越南,你的想法一定不少。作為鄰國,曆史上的中越關係既有密切,又有曲折,但這並不影響兩國人民之間發展彼此友好的關係。

在你走向這個東南亞國家之前,對其風俗文化、生活習慣等,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了解。

在越南,人們的民族構成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又以越族為主體民族,此外還有苗、傣、儂、岱、芒等族。在稱呼他們時,你一定要注意:由於曆史上殖民主義的影響,各民族都喜歡用本民族的自稱,而對於帶有蔑視性的名稱極為反感。像在國內外常聽到的“昧族”、“南蠻”、“苗舍”等,都是在那裏所不能用的稱呼。

從相貌上來看,你走在越南如同走在我國南方某地,人們的長相同你差不了多遠。

在其姓名構成上也是如此,以其主體民族越族(他們多自稱為“京族”、“安南族”)為例:其宗族大姓,有阮、範、黎、陳、吳等。

他們的姓名,多為三個字。其具體姓名的組成為姓前名後,中間的字則是墊字。目前,男子多用“文”,女子多用“氏”作為其墊字。

現在的越南,有些男子喜歡用兩字姓名,而女子又以四字姓名為時尚,因此,在越南,你基本上可以觀其名而知其“性”。

在一些少數民族中,有的人沒有姓,隻有名;而有的人則隻給女子取美名,如阿英、阿蓮等,而給男子取具有英豪之氣的名字,如“堅”、“格郎”等。

在其西南地區,人們甚至根據孩子的長相取名:例如,名為“朱”,是指其膚色深;名為“波龍”,是指其健壯;名為“個”,則指其膚色白。

你在稱呼越南人時,一定要注意他們的具體習慣。他們大多隻稱一個人姓名之中的名字,如其稱“阮文歡”,隻稱“歡”,並會在其名字前加上適當的尊稱,如“哥”、“伯”等。

在單稱其具體名字時,你應當注意稱者與被稱者之間的關係。一般隻有上級對下級,老板對雇員,長輩對晚輩才有這種稱法,其中含有斥責、威嚴等意。同時,你還要習慣越南人的稱呼與自稱相對應的習俗,因為他們非常講究輩分,如你稱對方為兄,那你必須自稱弟或妹。

在一般情況下,你應當盡量少用“你”、“我”之類的中國人習慣的稱法,因為它隻有在年輕人的兄弟哥們之間,或吵架時才用的。

在越南,你要是去問路、打聽事情時,遇到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那你可不要來個西式的“先生”、“小姐”之類,也不要按中國的“師傅”之類來稱呼,而應稱呼對方為“二哥”、“二姐”,而千萬不能稱大哥、大姐。

據說,這是受到中國傳統故事的《武鬆打虎》的影響,以“老二”作為英武勇敢的象征。所以,在越南,你若是沿途問路或在車站、飯店谘詢時,如果能稱對方為“二哥”,那你必會受到熱情指點;而你若是稱對方為大哥,那對方不僅不會以為你在尊敬他,反而會給你一個白眼;甚至還會給你亂指一氣,讓你折騰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