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篇 在新加坡的你(1 / 2)

大家好,在本篇之中,我將來談一談有關新加坡的傳統禮俗。

目前,新加坡的正式名稱是新加坡共和國。它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口。它現在是亞洲的第三大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其人均收入居亞洲前列,同時也是東南亞地區充滿活力的工業、商業、服務業中心。

當前,新加坡境內的華人大約占76%,其人數位居第一。再加上那裏的馬來人、印度人等,新加坡也算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國家。

除中國外,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華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所以,你完全可以把你所熟悉的國內的傳統禮節帶到新加坡去。

新加坡華人的姓名同中國人的姓名結構完全一樣,隻不過他們常常使用方言拚音。一些基督教徒和受過西方教育的人,則會有多個英文名字。

你要是打算稱呼他們,最好還是按西方人習慣的稱法,稱先生、小姐為好。與雙方比較熟悉的話,則可以直呼其名。對方如果是馬來人或印度人,那就應該按照其民族的具體方式來進行稱呼。總之,應區別對待,千萬不要籠統地稱呼之。

如果說新加坡是東方的禮儀之國,一點也不算過譽。在新加坡,你不僅會沉醉於美麗的城市風光,而且更會為新加坡人的精神風貌所吸引。在這裏,上至總理、內閣部長、議員,都要經常作有關文明禮貌的講演。新加坡文化部還專門編有各種宣傳小冊子,對人們在家庭、學校、公司及其街上等不同場所的行為進行規範化的指導。

“顧客就是上帝”,這個說法在新加坡是名符其實的。根據其文明規則,顧客臨門,店員應笑臉相迎。你要去購物,未等開口時,店員就先來主動介紹。

進行選購時,你全可不必小心翼翼,而是可以盡情地選擇,那時店員都會很有耐心地為你服務。即使你白忙了一陣,覺得沒有合適自己的;或你不想買了,也不必過分客氣,店員也會很和氣地歡迎你下次再來。

在新加坡,你不能忽視自己的鄰居。有人剛到新加坡時,一切都很陌生。但你在當地一大早外出時,卻有不少人會主動來向你問候。原來,新加坡人習慣於鄰裏之間多多照顧,大家見麵之時總要相互問候。

在新加坡,逢年過節時,你最好能夠主動地去拜訪鄰居。平時,也要盡可能地為鄰裏多著想。你如果外出一段時間,那完全可以放心地將屋子托給你的鄰居照看。他們往往會極盡責任地幫你的忙。當別人將這樣的事托付給你時,你也一定要盡心盡力,因為這是在新加坡!

新加坡的華人,目前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禮儀的許多具體內容都保留了下來。子女對父母要用親切的稱呼,而不能直呼其名。長輩講話時,你不要亂插嘴。如果長輩叫你,那就一定要隨叫隨到。對長輩怠慢,非但是極不禮貌,而且也是很不應該的。

由於新加坡政府注重保護各民族的傳統,因此,新加坡的禮儀與習俗也呈現了多元化的特點。與新加坡華人相見時,你可以按照中國的習慣,相互作揖以示尊重。異性之間見麵,則可以握手。如果對方是馬來人,見麵時應當行穆斯林的見麵禮。對方如果是印度人,那就行合十禮以示問候。

當別人介紹你或你介紹別人時,一定要采取西方通行的次序,即長者為尊、女士為尊,首先應當介紹的是具體地位較低者。

新加坡人曆來重視尊老與敬老。在新加坡,敬老、尊賢早已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新加坡每年都有“敬老尊賢周”。那時都會在全國普遍宣傳文明乘車,遵守秩序,給老幼病殘者讓座等。其聲勢浩大,收效頗好。

華人習慣以紅色為喜慶之色,這在新加坡也仍然適用。現在,新加坡人對白色也普遍看好,視之為純潔與美德的象征。而黑色和紫色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新加坡,它們被視為不吉利的顏色。

你要是有幸去參加新加坡人的婚禮,不要忘了事先準備好一個紅包。至於紅包裏的錢,20到40美元左右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具體數額一定要送“雙數”,而且鈔票張數也要避免單數。

參加婚宴時,你在服飾上應當活潑、大方而整潔。注意不要像在歐美等國那樣身著深色西服,並且應當在色彩上避免純白、黑、藏青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