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篇 在加拿大的你(1 / 2)

大家好!在這一篇裏,我將介紹你在加拿大時所需要注意風俗習慣與禮儀規範的要點。

在北美洲那片廣闊無垠的土地上,美國和加拿大占了絕大部分地盤。作為世界上麵積僅次於俄羅斯的大國,加拿大的人口卻極為稀少。其首都渥太華也在世界大都市中得了個第一:人口密度最小。

在加拿大,各民族移民的融合性和衝突都很明顯地體現了出來。目前,其居民以英、法兩國後裔為主,分別占到了28%和23%。因此,英、法民族的特點和習俗也就深入到加拿大人的生活當中。

在加拿大的北部,生活著地球上最北部的居民——加拿大的土著居民。在那裏,你若與他們交往,可要稱其為“因紐特人”,而不可按照過去西方人的習慣稱呼其為“愛斯基摩人”。因為後者的含義為“吃生肉的野蠻人”。這被他們看作是一種歧視性的稱呼。

在加拿大,你可以看到:人們的姓名是按照標準的歐美習俗排列的,即名前姓後。其名字往往也多是叫名、本名所組成的。在書信和正式場合,則多稱人的姓氏。

在親友、熟人之間,通常多用昵稱,而且一般不會加上表示親緣關係的稱呼。平時,對他人直呼其名以示平等,是加拿大移民文化的一種體現。

他們在其上下級間,也至多稱“先生”、“女士”,隻有在比較重要的外事場合裏才會加上對方的職務;而且很少將“經理”、“主任”掛在嘴邊。他們更崇尚一種協作和平等的稱謂關係。

與加拿大人交往,你往往不會感到太困難,他們大多比較隨便、樸實、友善而和氣,使你很容易接近。同時,他們還非常注意禮貌,但不流於繁瑣的禮節。他們講求大方、持重而真誠。

在加拿大,隻要你見過一麵者,都應在再相見時主動打招呼、問好、握手。若你們是老朋友久別重逢,那多會熱烈地擁抱和握手。至於平時,關係親密者打招呼時,一聲極隨便的“喂”也就足夠了。

在加拿大,你完全可以對別人直呼其名。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你甚至可以省去“先生”、“太太”之類的稱呼。

在這裏,男女相見時,隻有在女士先伸出手來,男士才能與其相握。男士通常不宜主動去找女士握手。此外,除了大冬天在室外這樣的情況,握手時應脫掉手套,否則是極不禮貌的。

在加拿大,你若想去別人家做客,最好能夠提前約好,通一個電話,定好時間、地點,讓主人能稍做一些準備。除特殊情況外,最好不要隨便亂闖。

你如果去赴宴,那麼一定不要提前到達,而是最好能晚一些。如因故不能到達,則一定要提前打招呼,或事後去電話表示歉意。

加拿大人比較好客,而且講究讓客人能自由、隨便一點。親朋好友相聚,大多是選在家裏,而不去餐廳。他們認為:那樣更能好好談天。在這裏,你經常能參加各種“冷餐會”。主人事先會將各種食品擺在桌上,隨吃隨取。由自己入座,邊吃邊談,氣氛十分好。

在加拿大,去別人家裏做客,你當然不能空著手去。一般而言,帶著一瓶酒或一盒糖就可以了。而且,你要是去赴宴,那酒多半是在進餐時打開來喝的。

如果對方邀請你去家裏共度周末並住上兩天,你多半應給其孩子或女主人送一點禮物。事後,你還應該給主人“修書一封”,表示你的謝意。

在公共場合,你應學著加拿大人那樣,注意文明禮讓,遵守交通規則,有秩序地排隊。在那裏,也很少會有人擁擠。在公共汽車上,你應當主動向殘疾人、小孩讓座。在那裏,往往沒有售票員,而多由司機來收票。你應主動出示月票或買票,而且要自備零錢,因為這裏司機從不退錢。

在那裏,你要是去劇院和音樂廳,可以在服飾上正規、莊重一些,而且最好能夠準時去。如果已經開演了,你才匆匆往裏趕,坐在你周圍的人往往會對你極有意見的。凡稍微正規點的劇院,售票員那時都會拒絕讓你進去,你一直要等到中間休息才能入座。

如果你去那裏的教堂,打扮一定要莊重一點。人家在那裏頂禮膜拜,你卻隨便來回走動,並且嘴裏嚼著口香糖,顯然是極不嚴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