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時分,解放軍29軍87師259團1營2連約30名戰鬥骨幹在營教導員李風池率領下乘著1艘汽艇來到古寧頭海灘,接應傷員後撤,結果上船的人太多,又逢低潮,船隻擱淺動彈不得,天亮後國民軍占領古寧頭村並很快湧到海灘,李風池和眾多傷員全部被俘。
27日,古寧頭村雖被國民軍占領,但各地仍有解放軍餘部在堅持戰鬥,因此古寧頭地區終日槍聲不絕,戰鬥不斷。國民軍海軍發現在古寧頭沿岸崖下地麵炮火死角聚集不少解放軍,便迅速派出掃202號和南安號兩艘吃水較淺的軍艦駕駛近古寧頭,用艦炮進行抵近射擊,給予解放軍重大殺傷。在國民軍海陸協同夾擊下,古寧頭地區的解放軍傷亡慘重,非死即俘,至上午10時,古寧頭地區大的戰鬥已基本結束。
數百名解放軍乘夜色衝出包圍,進入金門島東部山區,下午國民軍搜索部隊在雙乳山地區發現解放軍一部,經短暫戰鬥後,解放軍餘部繼續轉移。
28日起國民軍開始在全島進行搜捕,上午,由251團團長劉天祥和政委田誌春率領的數十人在沙頭地區遭到包圍,劉天祥受傷被俘,其餘人也同時被俘。
經過一夜戰鬥,246團團長孫雲秀身邊隻剩下12人,不久也被國民軍搜索部隊發現,孫雲秀高聲大喊:“朋友,過來吧,我是團長!”國民軍端著刺刀衝了過來,孫雲秀連開數槍,打倒了衝在前麵的幾名****,隨即將最後一發子彈射進自己的頭顱!餘部大多被俘。
27日中午,國民軍東南軍長長官陳誠抵達金門視察,下午他乘車經過132高地附近,近百名解放軍突然衝出,令陳誠飽受一驚,隨行的警衛部隊立即展開戰鬥隊形,一麵還擊一麵喊話,此時這些解放軍餘部已經糧盡彈絕,精疲力竭,又見大勢已去,便繳械就俘。這才使陳誠有驚無險,平安而歸。
金門島上的戰鬥直到28日才逐漸平息,但零星戰鬥持續更長。在金門島上堅持戰鬥時間最長的莫過於253團團長徐博,他在26日晚突出重圍進入東部山區後,就一直隱蔽在北太武山的山洞中,靠挖食地瓜等植物充饑,孤身活動等待第二次登陸!直到1950年1月,即金門戰鬥結束三個月後才被國民軍發現俘虜,被俘之時他衣衫襤褸,須發皆長,形同野人,但其不屈的精神與戰鬥意誌,連國民軍都深為折服。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一時,戰事結束。據比較準確的估計,我軍將近三千人戰死,被俘六千多人。國民軍陣亡一千二百多人,負傷一千九百餘人。國民軍第十四師四十二團中校團長李光前勇戰犧牲,為國民軍捐軀之最高階軍官,金門人為感念其英烈,特建廟崇祀,尊為“將軍”。
國民軍第十一師在古寧頭大捷居功至偉。
1949年2月,蔣介石命令胡璉重建第十二兵團。同年3月成立新第十一師,以劉鼎漢為師長,下轄第三十一團(團長黃昱軒)、第三十二團(團長王誠華)、第三十三團(團長陸誌家)三團,駐防鬆陽,歸第十八軍指揮。第十一師重建後在浙南的“圍剿”解放軍地方遊擊部隊,繳獲的槍械陸續補充其它幾個師,使得它們初具規模。4月21日,解放軍渡過長江,23日,解放南京。蔣介石將第十一師撤往台灣。同年6月,胡璉從江浙撤往江西,準備從江西撤往粵東潮梅,從汕頭口岸逃往台灣。蔣介石將第十一師運來汕頭占領潮汕,打通潮梅走廊(即興揭公路和韓江水路),接應胡璉。8月上旬,胡璉在劉鼎漢及當地駐軍喻英奇的接應下來到潮汕。7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攻打潮陽赤寮的國民黨黃少初保安營,劉鼎漢率部來援,遭到阻擊,損失60多人。9月下旬,劉鼎漢進攻大北山遭到慘敗,隨著第十二兵團逃到了金門。10月9日,第十一師所屬之第三十一團大嶝島戰役中被解放軍重創,團長陳以惠率部趁夜間落潮涉水逃到金門,劉鼎漢把師屬警衛營全部補充給了第三十一團,部署在北太武山東側作為守備隊使用,其後陸續登陸兩個團部署在島嶼東部擔任警備。10月24日,解放軍向金門發動進攻。10月25日,第三十一團在團長陳以惠的率領下開始沿金門北部海岸向西反擊。當部隊推進至古寧頭東北方的海灘時,把解放軍擱淺在沙灘的二百多條木船全部摧毀,斷絕了部分解放軍的第二梯隊援助,並向當麵之解放軍發動猛攻,使解放軍遭受了部分損失。由於情報、潮汐、兵力等諸多原因,解放軍登島的四個團為國民黨部隊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