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戰後,某年地瓜豐收,農民曬成地瓜幹仍然吃不完,很多家庭便用地瓜幹燒火煮飯,胡璉將軍得知後,認為軍民一體,理應與民吃一樣的食物,便下令部隊用大米換百姓的地瓜。當時金門人很少人吃得起白米,因此百姓都非常高興。但部隊因此每周必須吃一天地瓜,當時部隊施工任務很重,營養不足,不得不動用戰備米。這本來是違反軍法的,但據被采訪的一位代理排長說,“大家也都體會到司令官的愛民措施,不可能眞的就此依法究辦”。
那時金門豬很少,胡將軍為了改善民眾的生計,增加農民收入,特別鼓勵農民養豬。為此特地從台灣把豬仔運來(可不是華僑豬仔)。因為台灣海峽風浪極大,大量豬仔在半道即暈船昏死,損失很大,他竟然動用飛機運載,有一段時間還不準人員搭乘飛機,隻用來載運豬仔。豬仔運到後,他又向農戶發放無息貸款,鼓勵他們積極養豬。一位受采訪者說:胡將軍“時常走訪農村,遇到貧困的農戶,就會給他一筆錢,要他去買小豬來養,他怕農民隨便拿去亂花,尤其怕拿去賭博,他還特別叮嚀:「我要來看豬喔!錢貸給你,你以後要還喔!」其實後來那些錢也都沒有收回來”。自農戶開始養豬後,市場豬肉增多,農民收入增加,同時也解決了軍隊的肉食供應問題。
受采訪者一致認為,胡將軍最大的德政,還是在金門大規模造林。早期金門樹木極少,民眾都砍雜草曬幹當燃料煮飯,甚至連根部也刨除,地表光禿禿的一片,以致長年風沙彌漫,沙石飛舞。連農作物生長也因風沙之害,不易生長存活,產量很低,整個自然環境極差。胡璉司令官為了綠化金門,不斷嚐試種樹的方法。最初因為土地貧瘠,樹苗一批批運來,一批批枯死。經過無數次失敗才找到了解決辦法,亦即從台灣將樹苗連花盆一道運來,先挖一個大洞,放上有機肥,再把盆打破,直接植入坑中。那時每一村都有植樹計劃,規定了指標,到期驗收,存活率不及格者要被處分。更重要的是,胡將軍動用兵力,以軍令驅策官兵大規模種樹。大量造林改變了金門的生態環境,現在金門處處綠樹成蔭,變成了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受訪民眾認為,雖然曆任司令官對綠化環境都有功勞,但胡璉實應居首功,他為金門人建立了百世功業。
胡將軍還致力於土質改良,以昔果山為例,該地區的土質是黏性很高的紅土,因為黏性高,所以並不適於種植農作物,每年農民辛辛苦苦的耕耘,但收成並不是很好,百姓生活非常困苦,為了改進土壤的土質,胡司令官下令搬運沙土滲合來減少紅土的黏性,增加作物的產量,增加農民的收益。
胡將軍更非常注重教育,命令部隊主動協助學校教學。一位受采訪者回憶,當時他們學校沒有老師,處於停課狀態。營部主動派了二名軍事幹部來擔任老師。胡將軍興建的中正堂完工後,在該地建起了金門中學。中正堂至今仍為金門高級中學的精神堡壘和精神象征。當時胡璉為了阻擋季風的侵擾,妨礙學生求學的思緒,每天清晨親率市區的公務人員和中學全校師生到山前扛石,一人一塊,運回石頭築成數千立方米的防風石牆。
胡將軍還致力於興建島內基礎設施,動用兵力,以“土法煉鋼”方式開築中央公路(現稱伯玉路)。他第二次出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時,更將路麵鋪成水泥路麵。後來這條公路在八二三炮戰時發揮極大效用,使八吋巨炮得以快速進入預定陣地。現在這條公路更成為金門交通的大動脈。他還下令興建了金門運動場(現在是金門高中的運動場)。
因為這些德政,胡將軍深獲金門百姓愛戴,人民都親切地稱他為“我們的司令官”、“恩主公”。他死前選定金門為他的海葬之處,下葬時,靈車駛向水頭碼頭,沿途民眾自動擺設香案路祭,將軍從此長眠在愛戴他的百姓身邊。金門人民至今感念他的恩澤,目前正積極募款,籌劃興建胡璉廟。
一位受訪者說,他到台灣去,聽到一些民眾在大罵蔣氏父子,便追問其原因,他們告訴他二二八事件蔣介石如何如何。他便為國民黨辯護,說:“如果沒有蔣介石的力守台澎金馬,會有今天台灣地區的自由嗎?不是早已淪入解放軍的掌握了嗎?”“如果沒有蔣經國總統在經濟方麵的十大建設,會有今天台灣的富裕生活嗎?”“我告訴你們,我們金門被胡璉的部隊拆了很多的房子,現在我們金門人還稱他為‘恩主公’呢!”那些人問何故,他便向他們講述了上麵說的那些事,並解釋當初部隊拆民房也是萬不得已,蓋當時怕解放軍來攻,島上又無建築材料,隻好拆了逃走居民的住房去建工事。
這些受訪民眾的話表明,百姓還是知道好歹,能顧全大局的。胡將軍就算打仗跟劉峙一般無能,隻要有過這些愛民德政,那也就足以流芳千古了。他真正的勳業,還是建在人民心中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