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鏘聽他這麼說,臉色頓時一變,正待要說什麼,朝陽殿內已傳來了太監細聲細氣的聲音:“宣諸位大臣進殿——”
秦玉歎道:“一會在裏麵說吧。”言罷先登上了那朝陽殿前的九十九級台階,太子快步追了上去和他並排,眾文臣武將跟在二人身後魚貫而入。
大殿之內,皇帝的龍椅高高在上,九級金階之下是商公和南侯的座椅,再往下眾臣分左、中、右而立。
左側乃是皇族宗室和後族外戚,領頭的是安國公洛勳和廉親王秦季。洛氏作為天朝的後族,曆代皇後皆出自洛氏,地位之尊隆可想而知。但洛氏卻極少參與國務決策,這一點讓曆代皇帝都很滿意。洛氏除了作為天朝的後族外,還是著名的武學世家,曆代都人才濟濟,高手輩出,當朝國丈洛勳更是有國手之名。洛勳雖隻是當今皇後的族叔,但作為後族的族長,也被尊為國丈,在朝中掛了個太常的銜,位列九卿之首,但誰都知道這老爺子一年去不了幾回衙門。廉親王秦季是帝君的叔父,是為數不多的在朝廷任職的宗室之一,領宗正之職,為九卿之一。他辦事倒是十分勤心,隻是不見什麼成效。站在廉親王身後的是慶親王秦玉。秦玉二十歲出任少府,至今已有五年。他尊帝君教誨,在大內的用度調撥上克行節儉,雖然宗室多有怨言,但帝君卻頗為讚賞,有意在洛勳告老之後,讓他出任太常。
站在中間的是文臣,為首一人乃禦史大夫何文遠,此人是朝中著名的鐵麵閻羅,最愛管閑事,而且誰的麵子都不賣。他身後站著他的長子何熙,現任廷尉,他就比他老子好說話得多。何文遠右邊是一個身形高大的中年人,此乃商國公的長子商清,現為治粟內史。商清出任治粟內史十幾年來,朝廷的財政收入大有起色,國庫也日漸充盈,因此獲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不出意外的話,等商國公去後,他便是下一任丞相。與何熙並列站在第二排的是太仆馬常。馬常外號“螞蟥”,作為朝野上下人盡皆知的貪官,他是禦史台的頭號政敵,幾乎每天都有人上本參他,據說所有參他的奏章連起來可繞京城一圈半。但他是太後的包衣,帝君念他年事已高一直沒有動他。馬常也借此常年屹立不倒,堪稱朝廷一大奇觀。
天朝以左為尊,最右邊的自然是最沒地位的武將了。領頭的太尉張祿是個儒生出身,最愛掉文袋子,卻偏偏在太尉的位置上一坐十幾年,搞得如今軍中的公文上也是通篇的之乎者也,各旗將軍送往太尉府的年報上更需賦詩一首以作總結,如韓猛這種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將軍當真是苦不堪言。站在張祿身旁的是郎中令嚴康,他已年近七旬,和龍驤旗將軍孟巋是同歲。人年紀一大,瞌睡就少,嚴老爺子平日最大的愛好就是大半夜挎把鋼刀到各處宮牆外轉悠,遇到偷懶打盹的龍禁衛就伺候兩刀鞘子。嚴康身後站的是衛尉林芳,林芳的母親是朔月長公主,帝君的親姐姐,他仗著母親的權勢成為了神京最有名的惡少,更是統領著由兩萬紈絝子弟組成的羽林軍,常年“維護”京城的治安。話說京城的惡少搖籃原本是龍禁衛,但自從林芳統率了羽林軍之後,那些世家子弟便紛紛托關係調了過來。而羽林軍原本有八萬人的編製,林芳出任衛尉三個月之後,軍機處便下了一道急令,將羽林軍調撥六萬人到步軍統領衙門,歸太尉府兼管。後來有傳言說本來帝君一怒之下要直接免掉林芳的職務,在朔月長公主的苦苦哀求之下,才隻削了他的兵權。自此以後羽林軍安分了許多,當然,這隻是相對以前而言。
眾臣按品階排好了班子,南宮侯與商國公也已就坐,現在隻等帝君來了。
帝君此時正在後殿召見洛晨,雖然在神魔大陸的所有情況洛晨都寫進了奏章呈了上去,但帝君還是想見見她。二皇子秦玉自環礁島海戰之後,就一直被囚禁,所掌握的資料甚少,帝君從他口中並沒有獲得多少有價值的情報。
屏退了左右之後,後殿中隻剩下了帝君、太子秦鏘和洛晨,帝君坐著,太子站著,洛晨跪著。
洛晨並沒有什麼不滿意的,雖然她出身後族,但龍禁衛副統領隻不過是一個從三品的小官,雖然時常見到帝君,但並沒有什麼機會和帝君近距離的說話,哪怕是跪著。
“你叫洛晨?”帝君看著她呈上去的奏章,忽然問了一個完全不相幹的問題。
“是。”洛晨的回答簡單而有力。
“太子要選妃了。”過了很久,帝君忽然又說了一句不相幹的話。
太子嘴唇動了動,最後什麼也沒說,帝君說他該選妃了,那就一定錯不了。
洛晨當然也沒什麼話可說。
帝君看著太子,緩緩說道:“這次回來,就不要走了,多去洛府走動走動。”太子近年來一直待在北方大營,極少回京城,選妃的事也一直耽擱著。
他又看了看洛晨,說道:“去殿外候著吧,一會朕會宣你進來。”
洛晨跪拜之後,快步退了出去,臨出門前隱約聽見帝君在對太子說:“朕老了……”
帝君終於出現在了朝堂上,太子跟在他身後,商國公和南宮侯都站了起來,群臣則跪拜了下去。四大藩王朝上賜座、禦前不跪,是開國之初高祖皇帝定下的規矩。
帝君坐下去以後,群臣才站起身來,商公和南候也各自落座,太子秦鏘則立在龍椅一側。
“環礁島一戰,想必諸位都聽說了,如今神魔帝國又派了使節來示好,諸位都說說,該如何應對。”皇帝的第一句話就點名了這次禦前大臣會議的主題。前幾日神魔帝國使節團的先遣船隻已經將國書送來,隻說環礁島一戰是海盜襲擊,神魔帝國願賠償全部損失,對拘禁秦玉一事卻隻字不提。
“陛下,兒臣有話說。”第一個發話的是二皇子秦玉,他要盡快表明自己的立場。
帝君說道:“有話就直接說,今天這個會,大家暢所欲言,不必拘謹。”
秦玉道:“兒臣此番從神魔大陸歸來,對其風土人情和軍事實力略知一二。神魔帝國係六百年前獅心皇薩蘭圖斯所創,建國十年,發生了一次內亂後,由七位藩王共同議政,已曆六百年未發生戰亂,可見其國人並不好戰。此番襲擊我方船隊,實是一場誤會,沒有必要為之大動幹戈。”
帝君道:“誤會?殺死五千人,擊毀三十九艘船,這誤會未免也太大了。”
秦玉道:“此番神魔帝國教皇親來,便是為了澄清誤會,並賠償全部損失,更願與我天朝結為友好盟國,永絕兵患。”
帝君沒有說話。
郎中令嚴康說道:“神魔帝國狼子野心,此番出使必是緩兵之計,待我天朝麻痹大意之時,其大軍必掩殺而來,到時悔之晚矣。”他是行伍出身,從軍事角度這麼分析,確實很有道理。
帝君說道:“那你以為……”
嚴康道:“先下手為強,直接將來訪的使臣拿下,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出兵,攻其不備。”
禦史大夫何文遠道:“此戰一開,必定伏屍千裏,況且神魔帝國遠在萬裏海外,就算大獲全勝也不能開疆拓土。於國於民,都是百害而無一利,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