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禦前大臣會議(1 / 3)

登陸之後,梅裏愛自行去了太極門方向。說起來洛晨也算是太極門出身,但她並沒有透露過多的門派信息,隻為梅裏愛指明了方向,餘下的事情就由門中的長老決定吧。

唐淼與眾人打過招呼之後,也自行返回了唐家堡。她這次回家一方麵是在神魔大陸的學業已經結束,另一方麵也是兄長唐垚來信急召她回家,想來是唐家堡出了什麼事。

洛晨與秦玉進入了觀潮港,但沒有見到商淵,二人留了一封信之後,快馬加鞭連夜趕往神京,他們要將手中掌握的資料第一時間上報給帝君,以便朝廷及時做出正確的應對。而交給商淵的任務則是盡可能的拖延教皇抵達神京的日期,給朝廷爭取更多的時間。

觀潮港與神京水路一千裏,禮船速度緩慢,逆水而上一天至多能走一百五十裏,而陸路不過八百裏,一路不停換馬,一天便到。

次日黃昏時分,二人就已趕到了神京,剛進東門,帝君便下詔五天後召開禦前大臣會議,並召北方大營總督南宮盾和各旗將軍火速進京。

禦前大臣會議和早朝不同,並不常開,除去在京的大員之外,全國各地二品以上的官員大部分會趕回來參加,此外還包括皇族宗室和後族外戚的代表,以及在特定情況下需要參與的人。比如這次召回的將軍們,本來按級別他們大多數是沒有資格參與禦前大臣會議的,因為除了北方大營總督、太子太師南宮盾是超品以外,其餘各旗將軍都是正三品,這在權貴雲集的神京,實在算不得什麼大官。

如今的天朝已和三百年前開國的時候大不相同的,皇權之盛,曠古未有。開國時分封的幾大藩王,包括北邊的南宮侯府、西邊的商國公府,以及東邊的慕容山莊和南邊的唐家堡,這四家與朝中虛封的隻領年俸的公侯不同,是實封的,各自擁有一塊廣闊的封地。但近年來他們的權利一再被削弱,若不是這次與神魔大陸發生了糾紛,恐怕帝君就要著手撤藩了。而京官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自從帝君設立了軍機處,所有的奏章都被送到軍機處統一處理,三公作為軍機大臣,協助帝君批閱奏章,所有重大事務都直接聽命於帝君,手中再無任何決策權。而三公之下的九卿,幾乎隻能處理日常的瑣事,稍微重大一點的事務,都要等待軍機處的指示。這還不算,聽聞近日又有人上了奏章,要開科舉、設六部,再分三公九卿之權,似乎已獲得帝君首肯。若科舉得以實行,那朝中恐怕再無世代公卿之家。

禦前大臣會議,自開國以來,就是朝廷的最高決策機構,開國之時由皇族、後族和四大藩王共同主持,共同決策重大的國家事務,後來藩王被取消了參與資格,改為由皇族、後族主持、二品以上的大臣參與,時間也由最初的一年一次,到後來的三年一次,再到現在的數年都不開。這次帝君破例召開禦前大臣會議,想必是他心裏也沒主意了。

秦玉進城後第一時間得到了帝君的召見,而洛晨則接到命令將所有資料寫成奏章呈報軍機處。第六日上,天剛亮,二人就在一大幫武官的擁簇下進了乾門。教皇一行已到了神京近郊,預計明日天明時分就能進城,是戰是和,今天的禦前會議上需見個分曉了。

這幫武官都是力主開戰的,他們早已得到了風聲,派去的使節船全軍覆沒,天朝權威蕩然無存,這是天朝開國以來從未受過的恥辱。但是帝君似乎仍在舉棋不定,更可恨的是那班文臣,個個都是貪生怕死之輩,一味求和。天朝自來秉行軍人不參與政治的原則,機樞要職多由文臣出任,連太尉也多由文臣出任,在朝武官除了南宮侯之外,沒有一個在帝君麵前說得上話,往日不得帝君召見,他們連乾門也進不了。幾日前他們從各大營被召回,今日又破例被召見出席禦前大臣會議,想來真是要開戰了。

眾武官個個興奮不已,進了乾門撞見眾文臣,雖然品階不如他們,眉宇間也多了幾分趾高氣揚。

洛晨算是武官出身,二皇子秦玉雖是丞相商國公的門生,但此番出使幾經波折,可謂苦大仇深,眾武官料想此二人是斷然不會反對開戰的,而作為朝中唯一兩個神魔大陸的生還者,他們的意見無疑會對帝君的決斷產生重大影響。

從乾門走到朝陽殿剛好九百九十九步,這是開國帝君親自走了一回定下來的。一路上眾武官一邊和旁邊的文臣擠眉弄眼,一邊不停的巴結洛晨與秦玉,以期他們能加入主戰派。

“洛將軍,您可是武將出身,國之棟梁,此戰關係到我天朝武將的尊嚴,關係到帝君的臉麵,不可不打!”北方大營龍驤旗將軍孟巋說道。龍驤虎賁二旗是南宮侯的嫡係,北方大營抵禦犬戎的中堅,是舉國精銳之所在。孟巋身為三朝老將,身經百戰,戰功顯赫,在天朝武將中頗有威望。大多數老將年過花甲之後,都會被召回神京,教化宗室子弟,而孟巋年近七旬,仍被朝廷重用,皇恩之浩蕩,在曆朝都是罕見的。

“是啊,二殿下,此番您在神魔大陸受的屈辱,咱們一定要十倍奉還!”虎賁旗將軍韓猛說道。韓猛是軍中的後起之秀,三十出頭便坐上將軍位置的人並不算少,但是像他這樣布衣出身,完全靠軍功升上去的就太少了。韓猛十四歲從軍,勇力過人,每次衝鋒陷陣,必當身先士卒,衝殺在第一線,有死戰之名,自來最受同僚讚賞、士卒愛戴。

洛晨麵如沉水,不動聲色,發自內心的講,她是不願意開戰的,因為那意味著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但作為一個侍衛統領,這些事不是她該考慮的,她不願意為這些事去煩惱。而二皇子秦玉則表情沉重,一直皺著眉頭一言不發,他知道和平是否能延續,將跟他今天在禦前大臣會議上說的話有莫大關係。他必須細心的組織語言,謹慎的說好每一句話。

一幫人吵吵嚷嚷的走到了朝陽殿前,正撞上了候在殿前的北方大營總督南宮盾,他正和丞相商宏小聲討論著什麼,太子秦鏘站在南宮侯身後,雙眉緊鎖一言不發。

南宮侯聞得身後的喧鬧聲,回頭看了一眼,眾武官立刻閉了口。南宮侯沉聲道:“一會禦前會議上,事情沒有定論之前,你們不要多話。”為首的幾個將軍慌忙道了聲“諾”。南宮侯在軍中的權威是毋庸置疑的,在軍中說一句“隻知有南宮侯,不知有帝君”也不為過。朝廷為防武將專權,大將軍的位置常年空缺,但在士卒心中,南宮侯無疑就是大將軍。

商丞相道:“南宮侯對他們也太嚴苛了些。”

南宮侯頷首道:“商公教訓得是。”

商氏是天朝的相門,曆代丞相皆出自商氏,當代商國公年逾八旬,乃四朝丞相,三朝托孤大臣,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中德高望重,即便是帝君也要禮讓三分。南宮氏雖然在朝中以“文商公,武南侯”與商氏並稱,但兩家的當代家主畢竟資曆不同,南宮盾不過四十餘歲,整整晚了商宏兩輩。

太子見了秦玉,這才展顏一笑,過來拉著秦玉的手到:“二弟,可算把你盼回來了,改日為兄當親率大軍踏平神魔大陸,為你報仇!”太子近年來一直隨南宮侯在北方大營帶兵,也是昨日才隨諸將一同趕回來。

秦玉聽這說辭倒和虎賁旗將軍韓猛有點像,搖了搖頭,道:“太子殿下,望你莫要為難臣弟。”他已打定主意,不管自己在神魔大陸受了多少磨難,此番定要全力維護兩塊大陸之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