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醫學治療與探索2(2 / 3)

瑞師醫生勃然大怒,於1797年起訴了這位“誹謗者”。一方是費城著名的醫生,一方是誹謗費城聲譽的外國人,結果可想而知,法庭宣判瑞師獲勝,罰這位記者5000美元,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

質疑放血療法:華盛頓之死

這樁案子之後不久,美國的國父華盛頓總統生病了。1799年12月,68歲的喬治·華盛頓冒雪騎馬巡視種植園,第二天便感到喉嚨疼痛,但仍然冒雪外出。又過了一天,病情加重,呼吸困難。

華盛頓本人也非常支持放血療法,馬上讓管家給他放血。華盛頓讓管家放8盎司血,但實際放了12~14盎司。與此同時,華盛頓也把瑞林醫生和他的學生請來了,他們一起會診後,又先後放了三次血,前兩次各放20盎司,最後一次放了40盎司。經過這幾次的放血,大約放了2500毫升,相當於人體血量的一半。華盛頓不僅沒有好轉,而且呼吸越來越困難,當天晚上就停止了呼吸。其實,華盛頓所患的隻是咽喉和氣管發炎,嚴重失血無疑加速了他的死亡。

華盛頓的死,使人們開始質疑放血療法,它到底有用還是有害?

停用放血療法

18世紀初,蘇格蘭軍醫漢密爾頓開始研究放血療法。他采取了這麼一個實驗:把366名患病的士兵分成3組,所患疾病的嚴重程度類似,接受的治療也一樣。唯一不同就是兩組病人不放血,一組病人放血。

結果顯示,不放血的兩組分別死了2人和4人,放血的那組死了35人。但這一重要發現沒能發表,直到1987年人們才找到當時的記錄。

大約1830年左右,法國人路易發表了他對近2000名病人的臨床觀察結果,發現放血療法明顯增加了病人的死亡。

人們對放血療法的信念開始動搖,但盡管如此,2000年的觀念很難更改,1833年法國還是進口了4000多萬隻幫助放血的水蛭,又稱“螞蟥”。

後來,隨著反對的人越來越多,放血療法逐漸被淡化。知道20世紀初,才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古代中醫也有放血療法,但跟西醫相比就隻是小兒科了,隻是用錐子(三棱針)在一些穴位捅幾下。這是因為中醫認為血很金貴,要養血而非放血。

芳香療法——曆史悠久的自然療法

“芳香療法”是一種在現代非常流行的治療方法,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它以其安全性、舒適性大受青睞,廣泛運用於緩解壓力、美容養生、疾病治療等各個領域。

芳香療法的悠久曆史

在18000年前,埃及人就懂得用芳香植物。有記載說,在戰爭年代,法老會調配有興奮、攻擊欲作用的精油,給士兵們使用;而和平年代,則使用有鎮靜、安撫情緒的植物。那時,城市中最常見的用法,是將芳香植物粹取出來的汁液混和在動物脂肪中,然後放在頭頂上讓它慢慢融化。

在公元前3000年前,埃及就已經有香油香膏了。埃及著名的木乃伊能保存數千年不壞,就是因為添加含有芳香物質的防腐劑。在“大金字塔”中,人們發現不少化妝品、藥品、按摩膏。他們拿絲柏來驅魔,用植物來治病。在埃及境內距今1000多年前的岩石上明確記載著法王讓祭司們製作香膏來祭神的故事。在埃及的芳香療法中,最有名的故事莫過於埃及豔後克麗奧佩特拉用精油護膚,讓全身充滿香氣。迷人的香氣使得美貌的她如虎添翼,讓著名的英雄安東尼也拜倒在她的腳下。

中國使用芳香療法的曆史可以追溯到神農氏,傳說中,他調配了365種藥用植物,用以在針灸時讓患者放鬆。中國的“漢醫”也是從神農嚐百草開始的,黃帝內經“-中記載著許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以及治療的方法,其中主要是藥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2000多種藥材(植物)、8000多種配方。在唐宋時期,為了增進生活情趣,同時保健養生,人們喜歡服用芳香的植物,包括玫瑰花、蘭花、桂花以及茉莉等,使身體散發出香味。中醫認為,皮膚的顏色及體味,和所吃的食物及心情有關。要使皮膚年輕,必須五髒真氣充足,氣血旺盛,而芳香植物具有這方麵的功效,並且可以保健養生。

在聖經〈馬太福音〉中,記載了最古老的精油用發:耶穌誕生時,東方的三位博士除了帶來黃金和賀禮之外,還送上了乳香與其他植物調製而成的精油。本世紀流行的“SPA”一詞,在古希臘時就已經存在,那時,它是“醫療浴池、醫療勝地”的意思。古羅馬人還將芳香油膏帶到西亞,香品分為固態、液態以及粉狀。他們甚至用象牙製作容器來存放香膏,往往一碲重的香精就要用數十種植物混合而成。那時,人體、衣物、床、牆壁甚至公共澡堂都充滿了香氣。

芳香療法治療疾病

這些利用芳香植物影響人情緒的作法,後來在希臘被應用成醫學:希臘人把病人放在一間低矮、無窗的小木屋中,門口燃燒芳香植物,他們相信這樣便可以驅趕病魔。

在非洲,有些土著患了肺病,會到野外采集香草,休養上半年。在歐洲黑死病盛行時,街上燃燒乳香燈火、家中點燃精油製成的蠟燭,味道強烈的大蒜、鬆樹、乳香被廣泛地用在安置病人的修道院,保持空氣清新並讓病人和醫護人員精神振奮。

文藝複興時代,1527年貝肯氏出版社出版了《貝肯氏的藥草集》一書。16世紀,有人寫了《藥方大全》,17世紀是英國芳香療法的黃金時代,卡爾培波、帕金森、傑拉德這幾位大師他們留下來的藥草知識,對現代芳香療法非常有用。

據研究,芳香植物被人體吸收後,主要經過皮膚與肺部呼吸進入人體。皮下脂肪太厚或阻塞者,可以按摩或沐浴,由大腿內側、下腹及上臂吸收。

芳香療法在現代

而芳香療法一詞,則是在近代才有的新名詞。1920年,法國化學家蓋特弗塞有一次在香水公司研發新產品時,由於化學品爆炸燒傷了手,他趕緊將手泡在旁邊純度極高的薰衣草精油裏,結果兩天後傷口就痊愈了。既沒有細菌感染,也沒有留下疤痕。這一發現引起了他的興趣,於是,他開始研究精油對皮膚上的作用,並於1937年正式給芳香療法冠名。

一戰時,珍瓦涅醫師把植物精油用於治療受傷的士兵,效果良好,並獲得法國正式醫療許可。他的著作《芳香療法》,是現代芳香療法的必備參考書

50年代,瑪格麗特·摩利研究了許多蓋特弗塞關於精油的著作,首次將“芳香療法”用於美容,並傳入英國。她是第一位將芳香療法與美容結合起來的人。她還推薦給各個藥房以及保養品公司,並且研發出一套與之配合的按摩方式

70年代,雪麗普萊斯開辦了雪麗普萊斯芳療學院。同一時期,法國的醫生對精油產生興趣,展開許多臨床上的研究。

20世紀90年代中期,台灣引進芳香療法;1990年中國大陸成立第一個芳香品牌;1997年,引入全新芳香SPA概念;1998年,SPA正式進入中國大陸。

催眠療法——神秘的心理暗示治療法

什麼叫催眠?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處於不清醒狀態。而後讓他做出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或說出一些他平時不會說的話。在一些香港偵探劇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心理醫生為受了驚嚇的罪犯或證人做催眠,使他想起某些事情的情節。那麼,催眠真的具有這樣的功效嗎?催眠在心理谘詢上到底有什麼作用?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催眠的起源:和宗教及迷信有關

催眠術在久遠的古代就已經有了。遠古時候,它是與宗教活動、迷信活動聯係在一起的。;例如,我國古代的“祝由術”,某些儀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中國古代的江湖騙子慣用的讓人們神遊陰間地府等,也含有借助催眠術的力量,使人們進入催眠狀態,產生某種幻覺從而達到行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