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醫學治療與探索2(1 / 3)

刮痧療法——見證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中國療法”

刮痧療法,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明代郭誌邃著有《痧脹玉衡》一書,完整地記錄了各類痧症百餘種。“痧”字從“沙”衍變而來。最早“沙”是指一種病證。刮痧使體內的痧毒,即體內的病理產物得以外排,從而達到治愈痧證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過的皮膚表麵會出現紅色、紫紅色或暗青色的類似“沙”樣的斑點,人們逐漸將這種療法稱為“刮痧療法”。

刮痧的來曆:在中國土生土長

刮痧療法的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時代,是砭石療法或刺絡療法的一種,長期以來流傳於民間,薪火相傳,沿用不廢。在遠古時期,人類在發明火的時候,在用火取暖時發現火在烤到身體的某些部位時,會很舒服。後來人類又發現當石頭被烘烤熱了刺激身體時,可以治療風濕、腫毒(以前的人類都居住在原始的山洞中,很容易患風濕、腫毒)。再後來人類又發現用砭石烤熱後來刺破膿腫。漸漸地,當時的人就覺得用熱的石頭可以治愈一些疾病。這就是“刮痧”治病的雛形。

到了青銅器時代,人們發明了冶金技術,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可以冶煉出鐵。鐵比砭石更加精細。當時的人類把鐵製作成像現代人用的針。隨著針灸經絡理論的發展,在民間開始流傳用邊沿鈍滑的銅錢、湯匙、瓷杯蓋、錢幣、玉器、紐扣等器具,在皮膚表麵相關經絡部位反複刮動,直到皮下出現紅色或紫色瘀斑,來達到開泄腠理,祛邪外出調理痧症的方法。在不斷的實踐中,被演繹成一種自然療法——刮痧健康療法。

刮痧療法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適應病種非常廣泛的自然療法。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於痧症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症狀都有具體的描述。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這些毒邪越深,鬱積的越厲害,那麼它就越劇烈,象發急如燎原之勢,對於這種情況,就必須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隻為潔身除汗:古希臘的運動員如此“洗澡”

古代奧運會場沒有浴場、廁所,運動員如何潔身除汗呢?古希臘一件文物顯示,那時希臘的運動員會隨身攜帶一個小油瓶和一個刮身板。小瓶裏裝著橄欖油,半月狀的刮身板為銅質。運動員們將全身塗滿橄欖油,用刮身板將油、汗和汙泥混合物刮掉。看起來有點像中國的刮痧,但目的完全不一樣。

刮痧到了美國成了虐待的罪證

先前流傳一部《刮痧》的電影,講述的是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的一場悲劇。刮痧是中國民間流傳幾千年的傳統療法:用銅錢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處,使局部皮膚充血,減輕內部炎症。中暑、急性腸炎、食物中毒等病都可用刮痧療法,但刮痧後,皮膚很快會出現一條條痧痕,並且存留時間較長。在中國,這是一種很尋常的家庭療法,但到了美國卻成了虐待的罪證。在處事觀上,美國人喜歡麵對事實,表明自己的觀點,並掌握可靠的信息。西醫講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醫則認為氣能夠貫穿七經八脈,因此可以頭痛醫腳,腳痛醫頭。影片中,刮痧非但不是虐待,而是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這是矛盾的突出點。因為沒有研究數據可以證明刮痧是一種科學的,不是受到公認的治療法,西醫不相信在背上刮痧會治發燒,相反背上的瘀痕就是事實,因此西方人就很主觀地相信刮痧不是治療而是虐待。影片的最後出現了轉折,美國律師昆拉親自到一家中醫診所,以親身體驗為依據,證明刮痧的確是中國的一種治病療法,並說服了兒童福利局的官員和法官撤回禁令,為中國父子伸了冤。在此,昆拉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際,親自嚐試了刮痧的滋味並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為中西文化做了次很好的溝通。一場由文化障礙引發的衝突煙消雲散,而這一平息是雙方互相理解,溝通交流的結果。

放血療法——統治歐洲近2000年的“萬能”療法

前麵我們已經講到過,著名的《茶花女》中用放血療法來治療肺結核的故事。盡管這是虛構的,但放血療法卻是真實存在的。在西方,放血療法是一種極其古老並十分常用的治療手段。法國皇帝路易十五曾患天花,即是采取的放血療法。這位皇帝因預測了十幾年後的法國大革命而聞名於世,但放血療法沒能救他的命,最後他還是死去了。放血療法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治療方法,中西方都有使用。

起源:“四液說”

放血療法的曆史源遠流長,至少有三四千年的曆史。原始人由於科技落後,比較迷信,認為生病是因為惡魔附體,用放血的辦法把體內的惡魔釋放出來,病就會康複。

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和伽林用四體液學說取代了惡魔說,但卻延續了放血療法。他認為,人的生命依賴四種體液:由肝製造的血液,肺製造的粘液,膽囊製造的黃膽汁和脾製造的黑膽汁。這四種體液對應空氣,水,土和火(和中國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了個“氣”少了“金木”)。他認為,人生病是因為體液失調而導致的。他還認為,血液在四種體液中是占主導地位的。

蓋倫則認為血經常“過剩”,所以放血可以治病。(中醫滋陰,西醫放血,其實原理有類似之處)。蓋倫還把人體血管和內髒聯係起來,認為得不同的病,就應該在不同的地方開口子放血,例如放右臂靜脈的血治療肝病,放左臂靜脈的血治療脾髒疾病。他還認為,病情越嚴重,放血就要越多。他根據病人的年齡、體質、季節、天氣、地點、發病器官等研究了一套係統的放血療法。

後來,人們還將放血療法和星相結合在一起,認為要根據對應的星座,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部位放血,美其名曰“天人合一”。

應用:18、19世紀達到頂峰

在中世紀的歐洲,放血療法幾乎是所有疾病的標準療法。最初,放血的實施者都是教堂的僧侶。放血還被當作是施德、修身養性的必修課,在12~13世紀的德國僧院裏,僧侶們必須履行一年數次的放血義務。

1163年教皇亞曆山大三世才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醫生。但醫生往往不屑於做這種事,又將它交給了理發師,理發師成了最早的外科醫生。

今天,我們仍然沿用的旋轉的紅藍白筒子的理發館標誌,其實就是從那個時候沿用下來的。那時的放血廣告牌上,紅色是動脈血,藍色是靜脈血。理發師們有一整套放血的工具,將切割血管的刀片叫“柳葉刀”。

除了刀以外,還有一個很常用的放血工具是水蛭。水蛭行醫的曆史可能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的古印度,此後日漸風行。由於水蛭本身含有麻醉成分,所以給牠咬是不會痛的。

1506年,歐洲的一本書還指出,人體有43處可以放血。到18、19世紀,放血療法達到了頂峰。那時,如果出現發熱、浮腫,則肯定會采取放血療法,即使是醉酒、咳嗽、頭痛這樣的小病,也還是放血;甚至醫生會給正在出血的病人放血。

一場因“放血療法”而引發的官司

放血療法隨著殖民者傳到了美洲大陸,美國著名的大夫瑞師是放血療法的忠實擁護者和推廣者,當時美國3/4的醫生都是他的學生,他被譽為“賓夕法尼亞的希波克拉底”。

1794年~1797年,費城流行黃熱病,他大量采用放血療法治療這些患“熱病”的人,每天給超過100個病人放血,診所的後院血流成河,密密麻麻的蒼蠅在血灘裏飛舞。

這時,一位英國記者了解到這種現象,覺得很震驚。後來,他翻閱了費城那幾年的死亡報告,發現被他放血治過的病人,死亡率明顯高於別的病人。於是發表了一篇文章,嘲笑這位醫生為人口的減少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