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土耳其也爆發了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基馬爾·阿塔圖爾克就是這次革命的領袖。他原名穆斯塔法·基馬爾。革命勝利以後,土耳其實行姓氏改革,大國民議會一致決定,授予基馬爾姓阿塔圖爾克。“阿塔”在土耳其語中意為“父親”,“阿塔圖爾克”就是“土耳其之父”、“土耳其國父”的意思。
大國民議會為什麼一致推崇基馬爾為“國父”呢?這是為了表彰他建立土耳其共和國的功勳。
基馬爾生於1881年,他的父親是個小稅吏。基馬爾誕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剩下的他和妹妹兩人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信奉伊斯蘭教,希望兒子成長為一個阿訇,阿訇是伊斯蘭教解釋教義、講授經典的人)或宗教法官。但基馬爾非常希望成為土耳其軍官,他考進了薩洛尼卡軍事預備學校。由於他天資聰穎,讀書勤奮,學校裏教師都很喜歡他。數學教師不喚他本名穆斯塔法,卻喚他為“基馬爾”。基馬爾在土耳其語中是“正義”的意思。18歲那年,他又考進了伊斯坦布爾的軍事學院。
當時的土耳其名義上還叫奧斯曼帝國,實際上早已淪為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基馬爾從小感受到深重的民族屈辱,萌發了強烈的民族愛國心。
基馬爾讀了許多進步書籍,愛國思想有了進一步發展。他參加了班裏的一個革命小組織,還辦了一份手抄的報紙,在全校1000多學生中流傳。報紙上的文章大多是基馬爾一人寫的。不久,他就與青年土耳其黨人接觸,參加了反對土耳其獨裁者素丹的鬥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基馬爾上了前線。後來他晉升為將軍。大戰結束,追隨德國的土耳其也成了戰敗國,領土被英、法、意和希臘等國瓜分。土耳其麵臨著亡國的危機。
“不獨立,毋寧死!”土耳其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誓死開展抵抗運動。基馬爾辭去了素丹授予的軍職,以平民身份參加了抵抗運動;他號召人民用一切代價來捍衛民族尊嚴,並且堅定地說:“如果我們沒有武器戰鬥,我們就要用牙齒和指甲來戰鬥!”他很快成為各民族主義組織的領導人。
1920年4月,針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素丹政府的賣國行徑,基馬爾黨人在安卡拉召開大國民議會,成立了臨時政府,並著手組織正規軍。臨時政府得到了國際無產階級的同情和支持。列寧領導下的蘇維埃俄國與基馬爾政府簽訂了友好條約,並給予各種支援。
1921年8月,希臘軍隊在英國支持下,以10萬兵力進攻安卡拉。剛建立起來的土耳其國民軍,雖然數量不及希臘軍隊的一半,裝備也很差,但他們英勇善戰,不怕犧牲,10多天內就擊退了希軍上百次的進攻。戰鬥中,許多土耳其農婦趕著牛車為國民軍運送彈藥。牛車接近火線時,她們跳下車,冒著槍林彈雨,把一發發炮彈扛在肩上送入戰壕。很多婦女還拿起武器同士兵們並肩戰鬥。
基馬爾日夜在前沿陣地觀察。一次,他從馬上摔了下來,肋骨折斷了,士兵們把他扶起,要他回後方休息。“這種時候我無權休息!”說著;他又掙紮著上了馬背,用手支撐著腰,繼續指揮作戰。經過一個多月的英勇戰鬥,土耳其國民軍終於以少勝多。把希臘侵略軍趕下了愛琴海,還俘虜了希臘軍總司令。接著土耳其國民軍開進了伊斯坦布爾。土耳其末代皇帝素丹穆罕默德六世帶著妻兒,從後宮溜到英國戰艦上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