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拚接結構造型演藝禮服(1 / 1)

一、款式分析

款式構成:此款禮服主要采用布條拚接完成造型設計。主要造型特點是上身由長短布條拚接塑造肌理,下裙是簡單的大A字裙,裝飾花卉圖案,形成上下疏密對比,簡潔大方又不失節奏變化。

色彩構成:本款式采用有光澤的湖藍色為主色調,體現禮服的優雅與內秀,配飾部分采用與服裝呈對比色的淺黃色,加強禮服的絢麗效果。

細節構成:本款式采用貼花的裝飾工藝及拚條的造型手法使禮服變化細膩。

麵料構成:本款式主要采用帶有光澤的湖藍色仿緞類麵料,局部穿插柔軟紗質繡花麵料進行點綴製作。麵料要求有光澤,質地軟硬適中,無彈性,不變形。幅寬為2.4m。

二、立體裁剪操作分析

1.本款式的主要知識點

(1)禮服拚接造型設計。

(2)禮服麵積對比設計。

(3)整體造型的協調。

2.本款式的主要技能點

(1)拚接造型的操作技巧。

(2)裝飾花形位置的把握與協調。

三、主要操作步驟

1.前上片的製作

第一步:確定胸圍拚條的起始線。從左右胸圍線與公主線的交點沿公主線上量15cm取點A、B,從胸圍線與前中心線的交點下量10cm取點C,連接A、C兩點,B、C兩點,形成兩條外弧線,外弧線即是胸圍拚條的起始線。

第二步:確定胸前裝飾片。取紗質繡花麵料,根據已確定好的AC、BC線的高度與形狀向外預留4cm剪出裝飾片外形。

第三步:拚接布條的製作。取長50cm、寬12cm45°正斜紗麵料,將取好麵料對折,將對折邊用熨鬥熨成弧形,用同樣的方法製作其他拚接條,拚接條長度呈等差遞減狀,每一長度製作兩條。

第四步:固定拚接條。在胸前裝飾片的上方,沿已確定好的接片起始線固定第一片接片,將折疊部分朝上,前中心線部分交叉固定。

第五步:繼續固定其他拚接片,接片的上方呈袖窿弧線狀遞減,下方呈編織狀交叉固定。兩邊共固定6條,固定時注意隨胸圍造型固定,使拚接片起到塑造體形的作用。

第六步:製作前胸下接片。取45°斜紗麵料,根據拚接條的斜度向前預留2cm,從側縫向後預留5cm,從腰位向下預留2cm截取麵料。將取好的麵料固定在人台上推平固定,左右片相同,左右片下方交接處成交疊狀處理。

2.製作後胸片

第一步:取45°斜紗麵料,上端在胸圍下4cm,左右兩側從側縫向前5cm,下端從腰圍向下2cm截取麵料。

第二步:將取好的麵料畫後中心線、腰圍線,將布片對準人台標準線固定在人台上。將固定好的布片在腰圍處留1cm鬆量左右推平。

3.結合前後片製作肩帶

第一步:製作肩帶。取75cm長、10cm寬的45°斜紗麵料,將取好麵料折疊成4cm寬度的長條帶,將長條帶熨成弧形。

第二步:固定肩帶。將做好的長帶由右側縫上端沿做好的拚片上方邊緣經右前寬繞過頸後點,再由左前寬繞到左側縫。左右布條頭掩在側縫中,合左右側縫。

4.製作裙前片

第一步:取料。取45°斜紗麵料,上端從腰圍上2cm,左右兩端從裙擺寬度預留5cm,下端為裙長向下3cm截取麵料。

第二步:將麵料畫標準線包括前中心線、腰圍線、臀圍線,對準人台標準線固定麵料,將人台腰圍和臀圍處的布片推平,臀圍以下布料自然下垂,根據效果圖整理前片造型。

5.製作裙後片

第一步:取料。取45°斜紗麵料,上端從腰圍上2cm,左右兩端從裙擺寬度預留5cm,下端為裙長加裙托的長度向下3cm截取麵料。在布片上畫標準線包括後中心線、臀圍線、腰圍線。

第二步:將布片的標準線對準人台的標準線固定。將人台腰圍處布片打剪口推平,臀圍處推平布片,其餘布片自然下垂。整理後片外形,並將裙托部分剪成橢圓形。合左右側縫。

6.整理造型確定貼花位置根據效果圖進一步調整禮服的整體外形,並確定貼花的位置,貼花呈對角式排列,上下呼應,前後片相同。

小結

本節主要講解禮服拚片造型與裝飾線結合的綜合運用,重點在於禮服結構線與裝飾線的結合塑造,難點是禮服胸部造型的處理。

訓練項目

借鑒所講禮服的造型方法及立體裁剪製作步驟,運用拚接造型方法,自主設計一款禮服,並選用相應坯布用立體裁剪的方法製作禮服。

要求:(1)款式表達準確、完整、有創新。

(2)熟練使用立體裁剪技法。

(3)製作坯布樣衣。